登录/注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

全网播放近450亿,脱口秀杀向短视频

新榜
脱口秀短视频


脱口秀火了。


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刚开播时,有实力的新人不断炸场,台下观众爆笑连连,上一届的冠军王勉发出感慨“这个行业真的起来了。


翻遍各大脱口秀演员的社交账号,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微博和抖音,参加节目和未参加过节目的演员可以说是各火各的。

 

因《脱口秀大会》被观众熟知的演员多了一层艺人的身份。

 


庞博和杨笠微博粉丝突破两百万,广告邀约不断;新晋“喜剧门神”何广智和徐志胜让网友嗑起了“广岛志恋”的cp,还登上时尚杂志;杨蒙恩在节目中求婚登上热搜榜一,相关话题讨论不断。



另一边,活跃在线下的脱口秀演员纷纷发力运营自己的短视频账号。脱口秀杀向流媒体,全网话题播放近450亿的同时,也有各行各业的人杀向了脱口秀。


行业越火,观众需要更多内容,脱口秀创作节奏也面临着考验。


线上的传播会对演员的创作造成“压榨”吗?俱乐部和演员如何通过短视频进行变现?我们和几位脱口秀演员和俱乐部主理人聊了聊,关于脱口秀那些事。

 


“脱口秀行业真的火了吗?”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今晚收官,在综艺节目之外,脱口秀究竟有多火?

 

从数据来看,抖音#脱口秀#话题播放超346亿,快手#脱口秀#话题播放超31亿,微博#脱口秀大会#阅读量超105亿,在小红书搜索“脱口秀”也有5万+笔记。

 

 

脱口秀线上节目的火热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线下演出的市场。

 

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以来线下脱口秀表演迎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量,国庆期间,上海多家脱口秀剧场也几乎场场爆满。

 

 

据了解,上海的一位线下脱口秀演员在今年十一期间,接了71场商演,最高纪录单日完成了11场演出。

 

脱口秀演员们不像之前经常在段子里“哭穷”,在节目中有了一定知名度的演员逐渐向艺人的方向发展,广告邀约不断。

 

随着剧场生意的激增,线下演员的收入水平也逐渐提高。据一线城市的某家俱乐部老板透露,他们接触到的头部脱口秀演员,完全没在线上出过镜的那种,现在月收入在4~7万元之间。

 

还有演员在社交平台吸引了大量粉丝,线下专场几乎场场爆满。一些脱口秀俱乐部也通过短视频进行引流,吸引用户买票到线下观看演出,实现了商业闭环。


据新抖数据(新榜旗下抖音数据平台 xd.newrank.cn),带有“脱口秀”标签的抖音账号有131个,其中粉丝量在300万以上的不到十个。

 


“波波脱口秀”在抖音积累了超过1100万的粉丝,开全国巡演、做喜剧培训、开剧场样样不落。在波波的账号里,能够看到她线下演出的片段。

 


在视频中,波波调侃渣男语录“原谅我,我发誓,肯定没有下一次……”,还有渣女语录“你很好,我不配,忘了我吧下一位……”,观众爆笑的同时,视频也分别获得了42万和112万的点赞。

 


据新抖数据,“付航脱口秀”近三个月涨粉超过150万,单条视频点赞破210万。

 
被观众调侃像“猴”的付航,喜欢和现场观众互动,很多观众也带着“梗”而来。有一次在他问观众的职业,观众回答“动物饲养员”,还拿出一串香蕉,现场喜剧效果拉满。
 
参加过综艺的Norah,截至发稿,抖音粉丝330万,B站粉丝52万,小红书粉丝48万,是为数不多的运营全平台账号的脱口秀演员。
 
除了脱口秀演员,各大脱口秀俱乐部在抖音大力发展本地生活的政策下,利用短视频线上引流实现了门票大卖。
 
 
据观察,有些俱乐部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运营账号,在发布视频时挂上小黄车售卖演出门票。

“贰叁叁脱口秀”抖音粉丝11万,“橘子脱口秀”粉丝3万, 账号发布不同演员的线下演出视频,为线下演出进行引流。
 
 
还有商家推出拍视频打卡免费送脱口秀门票的活动,在线上进行一系列营销宣传。一些本地探店博主也纷纷打卡线下脱口秀演出,同时挂车优惠团购门票,价格在几十到几百元之间。
 
面对线上的流量,橘子脱口秀主理人Nick表示也很焦虑,不敢完全依赖线上卖票,担心如果未来平台不再扶持本地生活,就没有免费的流量了。
 
同时,Nick告诉新榜:“抖音的系统更偏餐饮系统,不太适合演出这个行业,比如预约需要电话预约,要付出客服人员的人力成本。”
 
票务收入占到了橘子脱口秀营收的70%~80%  ,除了卖票,他们还会为企业或品牌提供专项编剧服务,比如把企业想要传达的企业文化写成段子,每分钟稿件收费在1000元~5000元。
 

“脱口秀演员自己杀死自己”  

 
脱口秀行业的爆发,对演员的创作节奏也带来了考验。
 
自媒体账号“半佛仙人”在《脱口秀演员自己杀死自己》一文中提到:
 
“脱口秀和其他内容一样,都是需要创作周期的。    
大部分内容创作主要的时间是耗在了【输入】,输入需要好久,但输出只需要个把小时就完事儿的。    
如果定义一个公式的话,创作消耗率=输入时间/输出时间,那么脱口秀可能是高于其他内容的。    
几年的经历,几分钟说完,下一次作废。”    

那么,在网络上发布线下的演出视频,演员们不怕观众听过了影响体验吗?在获得更大影响力的同时,脱口秀内容如何应对短视频传播带来的消耗?
 
身为俱乐部主理人同时也是演员的Nick告诉我们,其实很多账号发布的80%~90%内容都是现场互动,“演员即兴和线下的一些观众去聊天,有时候观众自己带着梗,甚至比演员的还好笑”。

71也表示:“抖音都是发互动偏多,很少发段子。(我的)更新频率大概是一个月左右五分钟成熟商演的段子。”
 
在社交平台也能看到演员或俱乐部会发布一些完整的原创段子,Nick解释到,这些内容可能是已经在线下反复讲过,之后不会再演了的段子。

段子是有生命周期的,一个段子如果讲到第30、40次,演员在舞台上讲
效果就会变差,这个段子结束它的生命周期,适合发到上进行传播。”
 
Nick说道,“脱口秀属于一个非刚需和低频的消费,基本上演员以3~4个月为周期,会换掉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
 
不过还是有一些网友表示,线上线下的段子重复率较高。
 
图源:微博截图 

在采访身边的脱口秀爱好者时,有人表示:“听到重复段子的时候就觉得我们都是笑话公式的一部分,该在哪里笑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很烦听到听过的段子,一下子就出戏了。”
 
也有人认为:“线上容易走神,所以更喜欢线下,段子高度重合不要紧,只要我没看过就行。”
 
一个段子观众听过了,笑过了,就没了,这就意味着脱口秀行业需要更多的内容创作者。  
 
毒眸在2019年1月发布的《中国脱口秀,还需要1000个李诞》中提到:“人才的匮乏,也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内容的产出。脱口秀不同于相声,很难通过‘复制’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内容的”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人跨界走进了脱口秀。  
 
 

“每个人都能做五分钟的脱口秀演员”  

 
李诞在节目中经常提及一句话:“每个人都可以做5分钟的脱口秀演员。”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中,也出现了医生、警察、魔术师等不同职业的选手,跨界表演脱口秀,获得了不错的现场反馈。
 
图源:《脱口秀大会》截图,上海交警黄俊在表演脱口秀 

但是,真的每个人都能做五分钟的脱口秀演员吗?  
 
脱口秀演员71认为,“当然,就像每个人都可以学潜水、拍抖音一样,但是职业演员和兴趣爱好最后还是有差别的”,隐藏身份是潜水教练的71,从开放麦走到正式演出,用了43天。
 
谈到未来的趋势,“文娱一直是缺内容的,很多其他领域的编剧可能会参与进来”,71说道。
 
把脱口秀作为爱好的自媒体人G僧东觉得,“每个人都能讲五分钟的脱口秀演员这是对的,也是不对的,就像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每个人有一个机会,但是真的让一个人上台,他未必能讲五分钟。”
 

拍过搞笑视频的G僧东认为,让人发笑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可以坐在沙发上享受音响里播放的录音室专辑,也需要去live house享受热烈的现场音乐。”

像G僧东一样,越多越多的有一定粉丝量的博主正在“杀”向脱口秀。
 
 
去年李雪琴在《脱口秀大会》横空出世,成为一匹黑马。在今年节目中,出现过微博粉丝421万的朱一旦、参加过《奇葩说》的抖音网红张踩铃等人。
 
G僧东认为,搞笑视频博主和脱口秀演员之间某种程度上能够互相转化  ,“就像歌手,有的人现场厉害一点,有的人是录音时更强一点。做搞笑博主更像录音室,环境通通弄好,可以重新再演,现场脱口秀如果有一个地方不好的话,是没有机会去改的”。
 
李诞用这样的金句,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笑果的培训课程造势。除了笑果,北京上海的各大脱口秀俱乐部不少都在发力新人培训体系,鼓励素人去讲开放麦。
 
上海的橘子脱口秀俱乐部也在孵化素人成为脱口秀演员,至于能不能成,主理人Nick告诉新榜,他会从三个维度去看:

“第一个维度是他的文本创作能力,有没有这种创作经验,他能不能写出他思考的角度和方向。    
     
第二个是看表演能力,有的演员在台上很紧张松弛不下来,只是简单地把段子讲出来,没有情绪感染力。但有的演员他天生乐呵呵的每天就很快乐,在台上的什么都不说,观众就喜欢他。    
     
第三个核心点在于配合度,脱口秀也是一个工作,要求演员有敬业的精神,包括内容上要符合社会价值观。”    

不同于网红更新换代较快的MCN机构,谈到素人脱口秀演员的淘汰率,Nick表示,“说实话我们基本不淘汰,基本上是看这个演员自己”,比如对于有本职工作的人来说,“他们讲脱口秀只是一个兴趣爱好,上两次过瘾,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除了笑果文化的签约艺人较多,线下全职的脱口秀演员对签约的意愿并不高。
 
“付航脱口秀”的简介中写着“自由人不属于任何俱乐部公司”,线下演员71也没有签约俱乐部,“因为我们自己能演,还能创作,其他喜剧类可能编剧归编剧,演员归演员”。
 
MCN机构有成熟的网红孵化体系和资源,网红和MCN机构之间依赖性较高,但大部分线下脱口秀演员和俱乐部处于“弱依赖”的合作关系。当一名演员的现场效果足够好时,可以到不同俱乐部进行拼盘商演或者开自己的全国巡演。

 



脱口秀作为以强内容为主导的表演形式,线上和线下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一方面,观众通过看综艺节目喜欢上脱口秀,产生消费意愿,到线下剧场看脱口秀表演。
 
另一方面,没有机会参加节目的演员把自己线下的片段发到社交媒体,吸引更多粉丝来看自己的线下演出,同时也在线下不断打磨功力,等待走到线上演出获取更大曝光的机会。
 
图源:天眼查 

在新书《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中,李诞评价笑果文化是“一个新兴行业的独大却弱的公司”。据天眼查显示,笑果文化已经获得八轮融资,可以看出资本的青睐。
 
但脱口秀行业要从爆火走向成熟,还需要等待更多的“笑果”和“李诞”出现的那一天。

参考资料:

半佛仙人脱口秀演员自己杀死自己

毒眸中国脱口秀,还需要1000个李诞

冯祎|中国脱口秀这十年

李诞|《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作者   | Bamboo  
编辑 | 张   洁
校对 | 盒   子


新榜原创内容转载请加微信  banggebangmei  
爆料/寻求报道/投简历请加主编微信zhangjie74510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hcxhaha001
添加以上微信  请备注  姓名公司与来意

  关于新榜


• 新榜是数据驱动的新媒体内容产业平台,提供内容营销、运营培训、直播电商、版权分发、资源对接等产品和服务。  
•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中国平安、腾讯、字节跳动、京东、宝洁、雅诗兰黛、欧莱雅、联合利华、迪士尼等500强,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企业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荣获“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金狮国际广告影片奖”、“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卓越增长奖”、“全国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
分享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