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

谁在为团播“上头”?这里有5位团播粉丝的真心话 | 新榜对话

新榜
新榜独家团播粉丝
图片
*这是AI生成的播客节目,AI用双人对话模式对本文进行了总结,习惯听内容的朋友可以试试,期待你的反馈,欢迎星标新榜,一起探索内容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你的钱和时间给谁,谁就是最重要的。


而在当下,团播大概是最受关注的直播形式之一。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025年全行业团播直播间数量将达到5000-7000个。


那么,到底是谁在看团播?他们因何入坑?


此前,新榜编辑部通过对话团播的老板、运营、运镜师等幕后,以及多位一线主播,厘清了团播背后的运作逻辑和商业真相。


(延伸阅读:

不靠“大哥”靠女粉,团播能捧出新一代偶像吗?

月入百万是真的,但团播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 新榜对话

“狗都不干”的团播运镜师,意外带火一个直播新赛道 | 新榜对话》)


最近,新榜编辑部又对话了5位不同身份的团播粉丝。他们有的是香港某公司高管,有的是临近毕业正准备考试的大四学生,此外还有不好意思去漫展的36岁大叔,以及对团播从不理解到入坑的传媒从业者。


在1天入坑团播的禾子看来,追团播和去线下花一两百块钱看脱口秀并无不同,为的都是“牛马生活中的片刻快乐”。


曾和主播连续聊天298天的小丽则是纯粹的才艺粉,喜欢主播的舞蹈和真诚。现在小丽不仅成为主播的粉丝群管理,看团播也成了她的日常习惯。


在小丽看来,主播“LHM”就像是她的“互联网家人”


他们都是因为什么爱上团播?这背后又有哪些故事?以下是4位团播粉丝的自述,内容经受访者确认。



“当站姐10年,

团播让我找到了事业粉的快乐”

@Summer,女,某公司高管

追团播时间:4个月


我是香港人,某公司高管,算是大家口中的“女强人”。


第一次接触团播是在今年3月,当时偶然刷到一个团播切片,发现不仅帅哥很多,灯光舞美也很好看,就去抖音搜了一下,之后慢慢入坑,喜欢上了抖音“宇宙009”这个团。


我之前看个播多一些,很不爱看团播,觉得就是刷礼物点不同的人跳舞,很无聊。但“宇宙009”每个团员都有自己的才艺,不仅可以跳3-4分钟的完整舞蹈,有的还发行了自己的歌曲。我最喜欢的主播是卢总“LHM”,因为他可以跳很多不同类型的舞蹈,但一个团看久了,其他成员我也挺喜欢的,算是团粉。


我感觉他们真的是在打造一个让团员展示才艺的舞台。我已经很久没有拿着大炮相机拍照了,但为了追他们的线下舞台又重新拿了出来。


Summer用来追拍团播的相机


我追团播的时间不是特别固定,平均下来一周会看5-6小时。我工作非常忙,需要经常出差,晚上一个人在酒店里不想再花脑子找剧、追剧,就会打开手机看主播们跳舞、唱歌打发时间。


今年我参加了“宇宙009”的两次线下活动,其中一次从香港飞到上海,参加他们的开播一周年活动。这场活动免费,所有粉丝都可以参加。当时卢总他们除了和粉丝拍照、送签名周边外,还做了2小时左右的表演,给我一种虚拟照进现实的感觉,现场粉丝也做了很多应援物品,感受非常好。


我以前是站姐,给某韩团做了10年站子。这些年我不仅做演唱会应援,出钱做了很多免费周边,而且没有赚任何其他粉丝的钱,但这些他们都不知道。直到几个礼拜前,他们刚好有一场线下粉丝签名会,我跟他们说了,他们才知道。


对一些付出型的姐姐来说,做的事情偶像不知道,心里就会很委屈,感觉特别累。但团播就不一样了,你给主播支持了,他肯定会给你反馈,谁做了什么也都清清楚楚。我觉得追星和追团播的心理是一样的,差别是粉丝和团播主播的关系会更近一些。


我追团播是事业粉心态,他们真心热爱表演,他们的颜值、才艺和上进的态度,也值得更好的舞台。比如他们公司曾举办过一个比赛,前几位可以获得参加音乐节的机会,我就很愿意打赏,想让他们站到更大的舞台上。


Summer的饭拍照片


姐妹们的心都是一样的,希望搭一条桥出来,帮他们去到更高的点。好多粉丝都没有工资薪水,纯粹在为爱发电。比如有位妹妹,如果我没看到卢总的一些舞台,她可以马上找到录屏给我看,我真的非常感谢她。


粉丝群里的氛围会影响你要不要继续看这个团。如果大家一起喜欢一个人,共同目标是想要支持喜欢的人,那会让你更专心、更开心地看团播。我第一次去上海参加线下活动时,一个不是卢总粉丝的妹妹可能看我只有一个人,就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跟我聊天,我觉得很开心、很暖心。因为她不会因为我和她粉的不是一个人就不理我。


有些人把粉丝形容成主播的客人,他们就是要服务我们,我不是很认可。追团播是一种消费活动,塑造了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另一个独立空间。我打赏为的是他直播时给我的情绪价值,欣赏他的才艺和努力。这和古代观众喜欢京剧、越剧的表演,会往舞台上丢东西打赏是一样的。


团播打赏花钱的速度可以非常快,但我不觉得后悔和不值得,因为我每次的打赏都能得到我想要的。我觉得有些人后悔,可能是打赏时的心态不纯,想着刷点钱就能和主播处对象或者要求点别的,但最后没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对我来说,打赏可以为主播争取线下舞台等表演机会,这些奖励会更愿意让我看下去。因为这些奖励是可以回馈到粉丝的,我们能在线下真实地感受到主播的真人舞台。


我从来不会和主播聊自己的私人生活,我也不会问他的个人生活。我觉得主播下班后,他们是没有义务陪我聊天的。我和主播之间是一种有距离的亲近。



“牛马的生活,太需要即时快乐了”

@禾子,女,传媒从业者

追团播时间:2个月


我是传媒从业者,之前不怎么看团播,最近因为工作原因,抱着旁观者的态度充值了200块钱,准备亲身体验一下。


今年520那天是我第一次看团播,试着打赏了一个主播几十块钱,没想到主播除了在公屏上感谢我外,直播结束还专门发私信感谢我。当时我觉得太值了,你的付出是会被看到的,你的情绪是有人在意的。之后我又在另一个直播间连续蹲了两三天,之后彻底入坑,又充值了200块钱。


最开始我以为团播就是一场金钱游戏,后来发现并不是。团播其实是主播、粉丝以及工作人员三方的情感互动。现在不忙的时候,晚上下班到家七八点,我就会把直播间外放打开,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把直播当背景音,有时甚至会追到凌晨一两点直播结束。


相比才艺展示,我更喜欢主播之间的互动,期待他们每天能整一些新的花活儿。因为他们的舞蹈不会有太多变化,可能一天也就加一两支舞蹈,但他们之间的互动很有意思。


我喜欢的主播是团里人气最高的,属于只要往前一站,不用说话礼物就会刷满的那种,我觉得他很可爱,很帅,看到他我就觉得很开心。因为粉丝经常在直播间刷他的名字,他会在粉丝群里专门建议粉丝,在其他队友的展示环节尽量不要刷他的名字,这样队友的感受会好一些。而且他不会因为打赏多少就区别对待,在他不忙的时候,即使刷一毛钱的礼物也能得到他的感谢。我就觉得他是个很好的人,他们团之间的感情也好。


主播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同样有意思。主播买东西的时候会工作人员带一份,主持人也很照顾主播,比如播到很晚时,粉丝想再看主播表演,主持人会主动解围说主播已经连轴转好几天,希望粉丝们多多体谅。


作为粉丝,我觉得他们之间的这种真情实感很打动人,是网络世界难得的活人感。我加了三四个粉丝群,一个群里大概有1000人左右,群里大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主播好好休息,工作人员也辛苦了。


作为粉丝,即使你完全不刷礼物,也没有人会责怪嘲讽你。至少在我喜欢的团,从直播间到粉丝群,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我喜欢的主播也没有主动向粉丝要过一次礼物。


不同的粉丝会有不同的支持方式。一些年轻的小妹妹会通过做二创账号等方式支持主播;我这种已经工作的更喜欢直接打赏,以及给其他粉丝制作的二创视频点赞。现在我的账号头像也换成了主播照片。


对于等级高的粉丝,我们不会妒忌,相反,每当他们来到直播间后,我们都会集体欢迎,感谢他们对我家爱播的支持。女粉大多是事业粉,我们想的是爱播(粉丝对喜欢的主播的爱称)能够站到更大的舞台,有更好的发展。主播接广告了,我们不会觉得好烦,而是觉得我家爱播出息了,都接上广告了。


追团播不仅可以和主播、主持人实时互动,粉丝也能一起在评论区玩梗,这个感受是很好的。你会感觉有了一群虚拟朋友。我觉得金钱的因素肯定有,但感情也是真实的。


人是很需要情绪价值的,尤其当你忙了一天下班回家后,你只想在有限时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些快乐,这些在现实中并不容易获取,但通过团播,你能低成本地从一些不太好的情绪中跳脱出来。


现在大家太需要即时满足了,都是“我现在就要”。也因此,粉丝和主播都很清楚,大家的关系并不会持久。我可能今天特别喜欢你,给你打赏很多,但你今天没开播,转天我就可能遇到更喜欢的主播,去别的直播间打赏了。


若即若离,这大概是主播和粉丝之间更普遍的一种状态。



“少见的二次元团播,对上了我的脑电波”

@木,男,互联网从业者

追团播时间:26个月


从2023年5月到现在,我已经持续关注了2年的团播,平均一周会看1个小时,但严格意义上讲,我算不上典型的团播粉丝。


我今年36岁,主要工作是做KOL孵化,第一次接触团播是因为我媳妇。当时北京有几家公司要做团播,我媳妇去应聘化妆师,我就跟着看了一些团播。当时我看到团播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东西要咋挣钱啊?然后抱着研究的心态看了下去,之后断断续续看过几个不同的团。


我关注最久的是抖音上的一个二次元团播“LR冒险者协会”,当时偶然刷到了他们的团播,感觉妆造挺好看,没想到只是看了10多分钟,也没打赏,一个主播就主动关注了我,我顺手回关了一下。之后他们一开播就会出现在我的关注列表里,我也就慢慢看了下去。


平台上的二次元团播极少,“LR冒险者协会”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我觉得这个直播间里的主播都挺有毅力的,本身二次元赛道就比较小众,直播间也没多少人,结果从我关注到现在的小半年里,他们天天都在播。



我是一个老二次元,但毕竟年纪在这里了,去漫展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看着直播间里那些小姑娘的二次元表演,能让我找回一些年轻时的感觉。其中一个主播的账号主页会分享一些比较好玩的东西,和我的脑电波很配,我挺喜欢看的。后来还加了他们的粉丝群潜水,看看年轻人们都在聊什么。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几个主播一起在走廊里排着队和观众互动。我猜是因为他们的业绩不是很好,不得不把直播间让给其他团,但为了补时长,只能在走廊里直播。


在我看来,团播能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让用户有得选。个播一个直播间就一个内容,但团播有各种各样的主播和风格。这就像我们在商场买东西,能节省用户挑选的精力肯定是好的。


这些年团播越来越卷,直播间的灯光舞美、主播的颜值也一直在往上提,还是挺赏心悦目的。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让那么多美女帅哥在你面前跳舞没那么容易。


因为我就是这行的,看团播时理性的部分会更多一些,所以虽然也会打赏,但不多。比如我第一次打赏,是因为主播一直求打赏,我想到自己账号里正好有一些平台送的金币,就打赏了出去,价格大约十几二十块的样子。


如果要让我正儿八经掏钱,还得在专业上打动我。最近陕西省歌曲剧院也在做团播,如果他们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贴近大众,我愿意花更多时间看,也愿意掏钱支持。




“4个月花了1.2万,

主播背刺让我彻底脱粉”

@千阳,女,大四学生

追团播时间:4个月(现已脱粉)


我今年23岁,大四,现在还没开始工作,正在准备考试。


我接触团播是在去年6月大三暑假的时候。最开始我对团播并不感兴趣,但后来刷到好多次,越来越好奇,慢慢看的时间就越来越长。


我主要看的是女团,觉得她们一群人长得不错,跳舞也不难看,挺有韵律的。我之前也追韩团,觉得团播的才艺比韩团简单一些,但主播和粉丝的距离更近。


团播最有意思的是选人环节,你只要刷一个120块钱的跑车(直播间里的一种虚拟礼物),就可以选主播组CP跳舞。直播间的主持人也比较会带节奏,会很激情地感谢你,让你觉得自己好像和别人不一样。那时你会很有情绪价值。


我在刷到团播3天后,就给出了自己第一笔打赏。很多人可能会帮主播做数据和宣传,但我一般不会那么辛苦,我更喜欢给主播打投的快乐,相当于有一些精美的商品摆在你面前,让你可以挑选最喜欢的那个。


去年我喜欢上了一个小团,直播在线200-300人之间。当时他们正在打积分赛,第一名可以挂一个小标签在直播间,但我心仪的一个主播一直没人帮忙,连续好几天都是最后一名,我想着帮帮她吧,就给她刷了一辆跑车,让她那天没被淘汰。


那时我有一种拯救别人的感觉。打赏之后主播的关注感谢也让我有点受宠若惊,我以为只有打赏500块、1000块的人才有这种待遇,没想到刷了一辆跑车主播就来感谢我了。


后来我进了粉丝群后,有时会和大家聊天,一起直播上麦玩游戏,那段时间还是蛮和谐美好的。这个团我看了3个月,每天大约看2-3小时,刷了1万元左右,从0级刷到了34级。


在我看来,追团播为的是一种低成本的追星感。追团播你只要用几十块几百块就可以帮喜欢的人打投,拿到一个更好的名次,但追星光是机酒钱、演唱会门票钱和自制周边就花费不少。而且相比追星,追团播会轻松一些,你会变成被维护的那个。


但这个团我关注了3个多月就脱粉了,之后又关注了一个团一周左右,然后彻底告别团播。


至于脱粉的原因,我是个很注重团播氛围的人,但团播非常不稳定,人员流动很大,熟悉的人走了氛围也就变了,你很难持续喜欢某个团,再加上主持人和主播会逼票,我不喜欢那样。


直接导火索是当时一个上票最多的姐姐没有得到该有的待遇,和公司对骂了起来,结果主播不站在那位姐姐这边。作为同样上票的人,我有种被背刺的感觉。主播通常会给上票的粉丝回馈一些小礼物、小周边,但我打赏的那个主播只送了我一张签名照和一个廉价的草莓熊娃娃,实在太敷衍,让没有再想看下去的欲望了。


我感觉部分主播做不到基本的职业要求,本身也很菜,做不到太多创新,等到新鲜感没了,我自然就脱粉了。


我理想中的团播是主播很漂亮,营业在线,主持很给力,观众也可以在公屏上交流。某个头部女团就挺符合我喜好的,但主持人的声音太难听,如果换成女主持我可能会愿意看。


我不后悔追团播的这段经历,虽然4个月花了1.2万元,不算是小钱,但也算有了一个新奇体验,就是觉得有点不值。



结语


正如《小王子》所说,你为玫瑰付出的时间才让它与众不同。当36岁的木在二次元团播里寻找青春回忆,当Summer为支持主播重拾尘封的相机,这些投入早已超越消费行为本身。


当粉丝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主播乃至同好粉丝建立情感链接后,团播就成了不一样的存在,并分化出事业粉、才艺粉、颜值粉、情怀粉等不同的粉丝类型。


不少人觉得团播是暧昧经济、粉丝经济,其实情绪经济更为恰当一些。团播不论是好看的颜值、悦目的舞蹈、还是快乐的互动、同频的兴趣,本质上都是在为粉丝的情绪服务,为他们提供解压、疗愈、真诚、陪伴、松弛等情绪价值。


粉丝们用打赏购买的不仅是主播的表演,更是原子化社会中稀缺的情绪价值。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曾润喜曾指出:“情绪消费是人们追求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层次化的结果。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实用性诉求不强,更看重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和情感共鸣。”



某种程度上,追团播和买谷子、拆盲盒、看脱口秀并无本质不同,都是消费者在为自己的情绪买单。在禾子看来,主播其实是一群为粉丝提供情绪价值的情感劳动工作者。情绪价值给到位了,粉丝们才会心甘情愿打赏。


所不同的是,即使在所有情绪消费活动中,团播仍然是粉丝最有选择权和主动性的那一类,粉丝不仅可以在多个主播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主播,还可以通过打赏、留言等方式与主播实时互动,获得更个性、更沉浸的情绪体验。


但也因为情绪价值的非标性,团播的粉丝运营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不论是不够专业的团播公会,缺乏职业素养的团播主播,还是动机不纯、行为越界的粉丝,都有可能破坏粉丝的团播体验。


千阳之所以脱粉,核心原因就是遇上了草台班子,破坏到了最初的美好体验。Summer也提到,如果主播或粉丝吵起来,难看的场面会让她难受,她很庆幸自己喜欢的团“有团魂”。


事实上,随着专业机构入场、平台管理趋严,团播正变得越来越规范化、精品化。我们曾在文章《主播私会“榜一”将成过去式?多家公会开除违规头部主播》中提到,相比行业混乱期暧昧经济的野蛮生长,不少头部公会开始从严自查,抖音等平台也通过“健康分”等机制加强了对行业的治理,最近抖音还再次升级团播管理规范,推动团播的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


当越来越多团播真诚地对待粉丝,成为他们的生活陪伴和快乐源泉时,偏见也好,争议也罢,可能也会随之逐渐消退。


作者 | 云飞扬
编辑 | 张洁

图片

  关于新榜

        
           
           

         
            
            
• 作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体内容营销和企业服务系列产品,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内容资产获取与管理,服务于内容产业,以内容服务产业。
•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中国平安、比亚迪、京东、通威、贝壳、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迪士尼等头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企业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数字广告领军企业,曾荣获“全国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浏览器搜索新榜官网,获取更多新媒体动向。
图片

分享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