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累了1100万用户过后,“毒舌电影”开始由内容向产业进军。毒舌电影创始人何君在“内容迭代风起时·2017新榜大会”上分享了“毒舌电影”为此做出的新鲜尝试,除了优质内容的输出,他们希望实现的应该是更多的颠覆、孵化以及反向定制。
分享嘉宾
毒舌电影创始人 何君
我们毕竟是个垂直媒体,就讲讲如何从内容切入这个产业吧。
看一部电影需要两个小时,所以如果一个人从20岁开始每天坚持一部电影,你看到70岁,大概能看2万部电影,非常惊人。但是截止到现在,比如国外IMDB为主的电影网站,已经收录了200万部电影,也就是说我们终其一生也看不完世间的好电影,看烂片就是在浪费生命。
“干掉烂片,只说真话”这是我们的slogan,当时其实觉得这个口号略屌,但现在觉得媒体的处境怎么那么艰难,只说真话也会成为一个头部自媒体的slogan,真的是好凄惨。
我们现在的大致的全网用户数是1100万,但这1000万用户之前我们其实是偷摸着做的,不能太高调。但现在既然有千万级的用户量了,我们也不太可能把自己隐形起来,所以现在开始进入到跟产业互动的环节。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在好莱坞、纽约、伦敦都有我们的记者。
有了这样一些用户以及行业影响力我们能做什么,大家都说变现。其实我在很多的场合都说我非常不喜欢“变现”这两个字。因为我之前也做互联网,在网易,我知道变现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是没有考虑过用户的体验。我们除了直接把流量变成钱还能做什么?商业模式无非2B和2C两种。
我觉得针对垂直媒体来讲,真的是要珍惜用户,远离行业广告。比如“毒舌电影”可以很坦诚地讲,我们是不做影视行业广告的,不赚圈子里的钱。因为用户从来没有如此值钱过。对媒体来讲,尤其你是垂直行业的,用户从来没有如此值钱。
另外,广告永远是宽门,只要你有足够大的用户量,你想用广告来挣钱,这随时都是你兜里的钱,跑不了,所以用户是最值钱的。但是广告当然我们也在做,这也是我们最主流的商业模式。但我们最主流的客户,像后面这些汽车、快消品、互联网,这三个板块加起来超过我们50%的广告收入。
如果我们不做广告,垂直媒体还能做什么呢?能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的结论是进入产业,提供用户服务。未来垂直行业的媒体一定是对用户进行增值服务,来获取更多的商业模式。
既然要给用户提供服务,我们要知道后面是什么人。“毒饭”,这是我们用户自己取的名字,我们也不敢得罪用户,就沿用了这个名字(笑)。他们大部分是一线城市的,高学历,基本上有非常明显的特征,要么就是有大把时间可以虚度,要么就是一分钟也不想浪费,争分夺秒。
此外他们看电影的频率非常高,每周至少看一次片,每个月一到两次电影院,这个频率比大姨妈还要频繁。他们的日常是什么呢?选片,看片,评片。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个电商轨迹,我让你优选,然后我去消费,我还要在这之前进行一个兴趣社交。
我们做了一个小尝试,在《大鱼海棠》和《掘地逃亡》的时候,进行了一个有丝分裂,也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我们用好几个IP前后写了不同观点的文章,结果用户们都很喜欢,这证明当平台足够大就有很多个性化的区别。
另外我们还做了24小时影院,跟网易一起做的。文章推送15分钟之后就达到10w+,我们是晚上11点推送的,有姑娘湿着头发就到了现场,说刚洗完头,头发都来不及吹就来了。70人的影厅,到达现场的陆陆续续有2000人。我们也做了自己的影迷会。
后来我们又尝试了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众筹放映,做了《呼吸正常》这个片子。在50个城市放了65场,帮一部没有机会在院线上映的艺术片,实现了35万票房,7000多人参与,这是真正来自影迷的高端院线,全新的电影发行模式。我们也做了一个影业公司,希望可以实现颠覆、孵化以及反向定制的。
最后还有一个彩蛋,这是我们一个APP,会在春节上线。
******
本文内容根据1月7日新榜大会现场嘉宾演讲整理而成,内容已经嘉宾本人确认。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