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

关于涨粉,你走过哪些深刻的弯路?| 我爱问榜妹

新榜
情报

提问者:榜妹


问题:在公众号运营、涨粉的路上,您走过最大的弯路是什么,可否分享一个经历,供大家学习呢?

答主:意外艺术、昆明街头巷尾、罐头视频、《牡丹晚报》、躺倒鸭、同道大叔、吴佩频道、汽车洋葱圈、知识分子 本排名不分先后)


意公子 潇涵

“意外艺术” 创始人


涨粉最大的弯路就是:为了涨粉而涨粉,而丢失了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调性。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发“历史向”的文章,各方面数据特别好,于是有一阵子狂发这种类型的文章。后来我们发现不对,一时的数据提升不能代表什么,反而过于让我们沉浸在如何“涨粉”的怪圈里,而忽略了我们应该要传递给用户更精准的价值观和调性,而非单纯的“文字营销”。


赵凯

“昆明街头巷尾” 创始人


建议一些小编,不要去刻意模仿一些超级IP,比如罗辑思维、咪蒙,他们的成功不可复制,学它很容易走弯。


从我自身走过的弯路来说,我有段时间特别迷恋一些技术涨粉方案,能够靠一些技术方式把公众号传播开来,比如利用投票活动吸粉,结果活动结束就有大批量的取关,用户体验变差了,还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甚至说还有封号的风险。此时恍然大悟,想要涨粉,只有认真做内容,让自己的粉丝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认同感,才能增加粉丝粘性,涨粉自然水到渠成。这就是古人说的厚积薄发!



刘娅楠

“罐头视频” CEO


罐头视频是一家原创视频机构,创立初期我们原创视频产能不够,于是尝试用一些其他类型的图文内容保证更新频率,后来发现这种行为会让粉丝对我们罐头视频的视频原创属性产生疑惑,使粉丝粘性降低,也伤害了粉丝体验。于是修改了运营策略,还是发布跟自己调性一致的内容,最终通过加大视频产能的方法解决了更新量的问题,这样用户才能清楚地认识到罐头视频是一个纯粹做原创视频内容的账号。



李正强

《牡丹晚报》 新媒体中心

说到涨粉,这是我们从开始运营公众号到如今,一直发愁的一个问题。三年多以来,为了涨粉,我们试过很多种办法,如微信打印、现场赠送礼品、投票评选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有的效果显著,有的当时增了粉,但事后掉粉也很严重。


回过头来看,结合自己的公众号定位,建立以精准内容吸引精准受众的增粉方式,才是王道,虽然速度不够快,增粉质量确实是最高的,也是忠诚度最高的。增粉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内容。



张克南

“躺倒鸭” 创始人


我们目前有3个号,科技号“躺倒鸭”360万粉丝,果粉号“圆猫”30万粉丝,合肥本地号“小徽兔”15万粉丝。


涨粉的路上最大的弯路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在头条号、百家号等内容平台,保持高质量原创和日更,寄希望于平台高阅读量给微信公众号吸粉,效果甚微。内容平台的作用还是品牌曝光为主。


调整涨粉策略后我们尝试了内容地推和App置换合作,效果较好,可以推荐大家尝试。与常规的地推不同的是内容地推是结合内容来推广,比如我们的小徽兔在合肥的高校做校园地推,会先让视频团队拍摄一个该学校的高质量航拍视频再到校园推广,学生接触到的是和自己学校相关的视频内容不仅感兴趣还愿意传播,形成了多重效果,而且也节省了成本。


App资源置换是之前我做App时候的思路,把内容向工具类垂直产品做定向输出,比如我们和灵犀语音助手合作,在灵犀的首页会有躺倒鸭的频道,量就非常可观。



陈大大

“同道大叔” 内容合伙人

最大的弯路应该是对于活动涨粉过于乐观,在公众号前期的时候,做过很多次活动送礼涨粉,发现粉丝的质量、忠诚度都不高。这样冲着礼物来的粉丝,往往还会打乱运营的节奏,当评论里都是一片求中奖,没人关心你的内容时,也会出现公众号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真正喜欢你的粉丝会被这些信息所干扰。最大的感受和总结是:内容才是涨粉的最关键因素。

吴佩

“吴佩频道”创始人


最大的弯路在于“洁身自好”,过于在乎自己的正确形象,而忽略了“吸粉”过程中的参与度。粉是有深浅层次的,我们过于关注“铁粉”,而忽略了吸引“普通粉”。如果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会更“耐脏”一些,先扩大粉丝面,并保护好核心粉丝的价值观一致性即可。当然了,在当下,粉丝这个话题随着新平台的出现又有了不一样的解读,内容的价值不只是留住粉丝而已,更决定了平台推送的倾斜力度

马晓波 

“汽车洋葱圈” CEO


做公众号最怕跑偏,尤其是在内容定位上。洋葱圈的定位一直是为汽车小白解决买车、用车的切身问题,但有段时间我们增加了一些如技术、文化等车迷向的内容,但效果很不好。所以,做内容要有专注性,不能盲目追求流量。


纪中展

知识分子” CEO 


涨粉和点击率是微信公号运营者很重要的功课,这件事做起来不容易,很多前辈大牛传授的干货只有观赏价值而不指导实践,这样就一定走过弯路遇过坑。


“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这家公司推出的第一个同名微信公号,在目前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权威媒体,同样在发展过程也有弯路也有坑。


如果要让老纪讲这个话题,那真的是需要1万字才能讲个开头,但如果省略一万字的话,或者只讲一个的话,涨粉最大的弯路或者坑就是只做内容不做运营。


做内容的千万要重视运营,做微信公号千万要去微信公号思维,这样才能做好微信公号,老纪一直认为一个良性的微信公号的人员正确配置是编辑1运营3,工作内容的结构是内容1运营5。


微信公号运营化,是每一个微信公号运营者需要掌握和重视的。




以上回答仅代表答主个人经验,不代表新榜立场。回答仅供参考。


你怎么看?


作为运营者的你,是否也在涨粉上有过深深的困扰?欢迎在留言区讲讲你的故事。你也可以留下你想问的问题,如果被选中,我们会在下一期帮你问大咖噢!当然,你也可以报名新榜本月的涨粉大会。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涨粉大会门票

分享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