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

做公众号已筋疲力尽,是否还应该“全平台分发”? | 我爱问榜妹

新榜
新榜

提问者:匿名公众号运营者(新榜指数600+)


问题:“大鱼号”的登场,近日在身边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作为一个原创小团队,我们运营几个旗下公众号就已筋疲力尽,我们有尝试过把内容放到其他平台上,渴望导流到公众号,但由于不懂其他平台的运营逻辑,导流效果似乎并不显著。“全平台分发”,是放弃呢,还是不放弃呢?

答主:环球旅行、红酒百科全书、今日日本 、政商参阅、Social是个圈本排名不分先后)


田志伟

“环球旅行”创始人


全平台分发,建议还是了解各个平台的规则跟推荐机制,微信内容涨粉越来越弱,如果有钱可以选择广点通付费推广,如果没有投放计划,全平台分发还是不错的,但是需要找运营人员单独来负责,而不是简单的把文章同步到其他平台上,在发布到其他平台的同时在封面跟标题都要相应的做出一些调整,目前UC、今日头条等资讯平台给的流量还是比较大的,合理的利用好,会给你的运营起到很大帮助的,全网发布同时也是增加账号品牌曝光的好机会,建议坚持做,在未来的商业合作,广告议价都会起到好的作用



刘斌

“红酒百科全书”创始人


我们建议全平台分发,原因如下:

 

1. 有利于更全方位地吸粉。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一样,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一样,“广撒网,多捞鱼”可以吸引更多粉丝。

 

2. 可以有效回避风险。每个平台都有风险,例如微信存在删除和封号的风险,全平台分发可以有效回避风险,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3. 更有利于搜索引擎的收录,有利于 SEO。用户在搜索关键词时,搜索引擎更容易找到,内容可以被更广泛地传播



马小坏

“今日日本”负责人


我觉得看问题、做事情得看本质和方向。每个平台属性不同,用户群体也不同,盲目分发,毫无用处,除非你发的是广告。不要总是担心错过什么,好的内容在任何平台、任何时候都是会发光发热,最近不是有很多账号异军突起,一年成长几百万嘛…先抓住一个平台,深耕细作,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再去别的也不迟,一个都做不好,去别的也不会做好,纯粹靠机会主义不可取。




蒋冬文

“政商参阅”创始人


关于全平台分发,个人认为还是要有选择的分发,可以针对阅读和导流效果相对较好的继续坚持,同时精细化运营,对不同平台的内容和标题做不同程度的优化,总的来讲外部平台给微信导流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文字内容,所以更多是影响力的提高和基于不同平台自身的特点和条件获得一些盈利。



赵杨

野生自媒体人,个人公众号“Social是个圈”


首先对提问中的一句话提出质疑“由于不懂其他平台的运营逻辑,导流效果似乎并不显著”,这个里有很牵强,新媒体本身突出“新”,要求学习能力,“不懂”显然是托词。

 

其次,我曾经用自己的方法持续测试过导流数据,大概是万阅1粉,所以对分发的转化率已经失望过了,不存在继续失望的感觉。做分发的都知道,一周轻松全网百万阅读,没转化至少文章没有被别人偷走发,现在搬运工公司那么多,“做号江湖”那么严重,你不发,别人偷走改了发,还不如你自己发。

 

最后,贡献一个让分发不再艰难的方法,每家都有几个编辑,每个人分配2个平台去分发,就能很好实现分配了,哈哈,考验团队团结力的时候到了!



匿名

来自新榜“中国微信500强”


随着微信公众号数量爆发式增长,红利褪去,自媒体人都在思考和寻找下一个风口。


去年开始,内容平台井喷。多平台的分发增加更多量的曝光,而自媒体人的收益却没有因为入驻平台增多而呈现幂次增长。平台越多,内容越稀缺。


多平台分发前提依然是:输出强内容,打造IP,成为唯一,才能抓住不同阶段的风口。



以上回答仅代表答主个人经验,不代表新榜立场。回答仅供参考。


你怎么看?


那么多的内容分发平台,你布局了哪几个?你的内容是否已经采取“全平台分发”?欢迎在留言区讲讲你的见解或运营中的困扰,与天南地北的自媒体人,共同探讨当下的自媒体话题。你也可以把你的疑问留言,如果被选中,榜妹会帮你问大咖们。



业界不断传出知识付费产品卖出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的消息,而对大部分新媒体人来说,知识付费犹如雾里看花,想玩,却又不知道该怎么玩。新榜特别为你准备了一场关于知识付费的深度分享,也许,听完后你已经找到答案。机会难得,名额有限,扫下方二维码立即报名!


分享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