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广大考生写了一封信,文中讲述了广告圈的一点小故事。以及告诉考生,这两天的考试没有那么重要,未来的路,长着呢,需要解决的问题,多着呢。
“腐”“宅”“萌”“贱”的小战士们,你们好:
刷了一天的朋友圈,看到满屏的真假祝福,想想你们齐刷刷地在考场奋笔疾书的壮观场景,忽然也就忍不住跟着激动了,真的,这种激动比看动物世界里非洲草原的角马迁徙还要真实。
作为也在考场身经百战又好为人师的1900后,官爷想说若干年以后,让你真正受益的不是这场战役的结果,而是面对这场战役的态度,包括此前的准备,眼下的发挥和后续的表现。
因为自从你们会说话会走路之后,你们就像深度学习的阿尔法狗一样,站到了跟自己对弈的棋盘上。你好像面对着无数的对手,也好像有无数的经验可用,你怎么走都行,也没有人给你读秒,唯一的规则就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通常也就900个月吧)不带悔棋地下完这一盘。这中间每一步都重要,每一步又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只有到收官和复盘的时候,你才知道自己有过哪些妙手,又出过多少步臭招。
如果你像我一样,不慎进入了狭义中的乙方(广义上和动态中是不存在所谓的甲乙方的哈),告诉你,目前的这些考试根本不是事,你会遇到无数不按大纲出题,没有大纲的考试,很多时候,你连吐槽的机会都没有。
前些天,广告圈内的21个独立创意好汉结成联盟,公开表示如果要比稿,必须先付费,付多付少也有标准,看热闹的人很多,起哄的也不少。说真的,官爷作为行业内的老炮,回想这一路过来的历程,感觉能让你欣然自得的一定不是遇到那些愿意付费的甲方,而是没有遇到别人眼中的奇葩甲方。
我这么说其实很抽象很空洞,你可能连比稿这个听上去很装的概念都没听说过(就是广告、公关等传播行业的竞标哈),不过没关系,我讲个刚刚结束的比稿故事你就明白了。
20天前,我忽然收到一条微信留言,说老师,我要向你发标了!你能感受到留言那边的兴奋不?不能,理解的,因为我们都不再是看到感叹号就兴奋的小屁孩。文字后面还有语音留言,大意是一直想跟您合作,但是苦于没有机会,现在老板终于愿意拿钱出来做事了,费用虽然不高,但是也有几百万呢。兴奋不,再森女系,也不免心动啊。
留言者是外地某上市公司的市场总监,两年前参加了咱一品内容官组织的首席内容官产业进化实验,因为在实验中的突出表现以及实验项目的影响力开始在行业崭露头角,同时也因为实验中的强大导师和同学团队,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知识和视野,而且扩充了人脉和资源。总监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加上实验当时是免费的,因此,实验结束后一直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
知道,作为20年陈的乙方老炮,听到这样的消息,肯定不会止于天生掉下馅饼的穷开心,于是电话回过去聊了1个多小时,把这次需求的前因后果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沟通,项目听上去很靠谱,但是也并没有立即答应,还是让总监把具体的brief发过来。因为各种比稿参加多了,你就会知道,如果有书面的brief一般就意味着这事内部可能立项了,而且也免得后期对于需求的理解出现口说无凭的偏差。
Brief很快就来了,跟电话沟通的差不多,但是需求的条理性更强,预算也很明确。在等brief的过程中,也抽空对相关的行业和该公司做了简单的了解,并且按照此前积累的是否参加比稿的四有经验“有钱、有人、有料、有需求”反复衡量,觉得行业赛道不错,企业产品也行,我们的经验、能力和资源都能覆盖,于是就准备上了。
考虑到对方在异地,同时也想让事情再多一层保险,在动手之前,还是让总监约了对方的总经理再聊聊,总经理也表现了无限的诚意,推迟出差拨冗待见,其人英姿飒爽知性达理思路清晰、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需求方向定位的问题回答相当到位并且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临走时,总经理说,希望能够在10天后,董事长出国前来提案(就是讲述创意和做法)。
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些词你们都很懂,嗯,就是那种状态,话到这个份上,必须得上了。
于是乎,回来后,立马组织精干人马着手进行准备。装逼的专业流程就不细说了,说了你也不懂,你只要知道,那些天的紧张绝对不亚于你高三一年中最紧绷的状态,那些创意出不来的痛苦绝对比你模考中解不出难题还要头疼,茶不思饭不想、日以继夜夜以继日这些都不是事,这中间,还始终保持着和总监、总经理在专业层面的各种沟通,确认,直到弄出来自己想想都兴奋的100多页金光闪闪的屁屁踢。
当然,比稿多了,你会在不同层面和环节上都会多个心眼,我们也是,PPT做好了并没有直接发,而是找了个理由说当面带过去,这些小心思,有诚意的和讲道理的甲方也都能理解和配合。
那一天,一票人马早早到了目标地点附近,吃饭完,找了个咖啡馆,做最后的打磨、彩排和准备。临近约定的1个小时前,被告知说总经理和董事长临时被另外一个活动拖住,需要推迟一个半小时。
跟你一样,兴奋乐观的时候,这些都不是事,是所谓的好事多磨,甚至还有那种考场铃坏了临时多了几分钟答题时间的占了小便宜的感觉。
在一堆人热络寒暄的时候,董事长进来了,一袭宽松皱巴巴的衬衫和长裤落在白色的板鞋上,纠结的刘海下目光如炬,像一阵风样直接把室内的热络气氛吹走了。这也不是事,董事长嘛,不威严肯定震不住场子啊。
提案开始后,对于各种现状诊断,董事长频频点头,讲到策略部分,董事长兴奋地掏出手机,咔嚓咔嚓就拍起来,并且不断地跟左右手交头接耳,尴尬紧张的气氛好像在慢慢地融化,大家也都开始兴奋起来,直到进入创意规划部分。
盯着看了创意规划图半分钟之后,董事长说不要讲了。然后自顾走到投影边上的白板前,写下一个公式:R=P*Q,说收入等于价格乘以数量,说你们这个规划至少要花2000万,说假设净利10%作为这轮传播的费用,需要卖两个亿才行。
不容讨论,然后开始讲道听途说的美国的内容营销案例,讲高露洁通过在官网写文章,获得谷歌免费推荐和流量的案例,讲在美国30万美金请了一个公司,一年帮助写400篇文章,还要拍10个视频。
终于停下来了,“董事长先生,你刚才讲的我们都听到了,我们也恰巧对美国的内容营销做法有一些了解,要么我们也分享一下我们的理解?”
话说到这里,董事长腾地一声站了起来,然后迈开大步走出房间,一堆属下面面相觑。缓过神来,总经理说我们继续,会不会影响你们的心情?
既来之,则安之。路上不小心踩到狗屎的事也有,但不至于就不往前走了吧。团队收拾情绪,勉强讲完。进入讨论环节,重点已经不再是原先一再确认过的需求和目标,也不是费用和做法,而是这个我们不了解,那个需要去验证,总之就是一百个不对付。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忽然也就理解了那个读书极多,口才极好,涵养一流的曾经是中国最好的主持人崔永元叔叔怒怼娱乐圈暗黑势力时的各种爆粗口?
你是不是开始理解为什么我说比高考题目更难的是甲方老大的心思?不明白?是的,我其实也还没明白,策略没问题,创意有一堆,难道没有一个符合?是预算不够?还没去谈预算和做法呢,再说只要创意对了,很多事的执行体量可大可小啊,那是什么原因?后来听说董事长在那时候忽然收到了起诉书,开始闹心,一码归一码啊,起诉书又不是我们发的,再说跟提案没有毛线关系啊,都上市公司董事长了,这点定力没有?。。。。
跟你说这些,绝逼没有吓唬你的意思,也没有说服你千万别进广告圈的意思,我只不过是想说,这两天的考试没有那么重要,假使没考好,也不用太闹心,未来的路,长着呢,需要解决的问题,多着呢。你说是不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榜立场
[文章已获得“一品内容官”(ID:content-officer)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并注明出处及本页链接。]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