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程序,专业的小程序观察和报道者。寻求报道或行业爆料,请添加榜妹小药丸微信banggebangmei,榜哥榜妹会在第一时间和您联系。
小程序作为微信的最新战略布局,自然会得到微信的大力支持。微信最有优势的还是用户流量,而且还是一种“自带联系”的强流量,最重要的是这种流量基于身份上的相互依存。
这种“相互依存”的用户关系对UGC(用户原创内容)来说,是非常好的土壤,但为什么UGC类的社区小程序却始终不温不火呢?
UGC小程序最近备案新规从“icp许可”改成了icp备案,审核难度大大降低之后,社区小程序真的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在讨论社区小程序为什么不行之前,不妨先去看下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一番找寻之后,我们发现真正符合“原教旨”UGC标准的社区小程序少之又少,且规模不大。
不过在找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类UGC小程序还比较有活力,比如“轻芒杂志”和“毒舌pro”。
严格意义上来说,轻芒并不符合UGC标准,它更像是一个内容聚合的“盒子”,其中的内容虽然不是自己生产,但也不来源于用户。
“毒舌pro”与轻芒不同,但也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UGC社区。因为社区内容也不是用户提供,用户只是可以对发布的内容进行评论与互动。这更像是UGC的退化或初级阶段。
不温不火背后:监管压力与小程序的场景要求
坐拥海量用户,UGC内容丰富,但却没有UGC社区型小程序崛起。土壤肥沃但却没有开花结果,原因何在?至少有三:
首先是监管问题。既然是UGC,就要面临“用户发帖”这样一个操作,这就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谁来对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审核,或者说谁来保证这些内容的合规性?
作为平台方的微信,在政策监管压力下必然不会允许小程序中UGC的野蛮生长,这是谁都承担不起的巨大风险。不是没有前车之鉴,曾经有个现象级答题小游戏,在原始设置中是允许用户出题的,但就有人的出题涉及到敏感话题,最终平台不得不出手封禁。
对于小程序开发者而言,既然有前车之鉴,从一开始就会束缚手脚,避免某天血本无归。
尽管微信官方在监管上,对开发者提供了内容安全接口(图片与文字鉴别),来鉴别违法违规内容。但要保证完全合法合规还要经过人工审核的最后一关。
所以很多拥有UGC愿景的社区小程序,在运营策略上就愈发保守。
比如轻芒作为一种类RSS的文章聚合平台,尽管它本身不生产内容,但是内容的选择与展示权都在轻芒自己手里,等于用户在这里还是内容的消费者,所以审核的问题就被规避过去了。
再说“毒舌pro”,其中“毒舌影评”内容分页中,内容大多来自毒舌或其他电影公众号。用户则可以在每篇内容下面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毒舌pro”最接近UGC初始阶段的特征,即用户与平台间单向联系,且平台为主导。
相比于微信公众号中文章的留言,这种“初始社区”的评论与交流要更加灵活与便捷,增强了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也增强了对所消费内容的粘性。
相比于直接在UGC发帖直接展示内容,对评论的管控会更加容易,也不容易触及微信的红线,比如评论可以先审后发,小程序提供方在审查方面虽然辛苦些,但内容合规性上得到了保证。
没有人希望看到这样一种局面:我辛辛苦苦做的小程序,辛辛苦苦维护的社区,辛辛苦苦把控的内容质量,或因某个用户的一句话,而把平台做消失了。
同时,社区类小程序与微信的初衷可能也并不相符。
UGC相比于非UGC最大的不同,即用户从内容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用户会时不时回到社区对自己生产的内容进行互动与查看。换句话说,UGC社区是最有粘性的小程序类目,也可能是留存最高的小程序。某种程度来讲,如果某个UGC社区一旦做成,护城河是最高的,也是最有前景的小程序类目之一。
但很遗憾,这与微信已经老生常谈过无数次的“用完即走”不符。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UGC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终极形态,前文谈“毒舌pro”时描述它为一种UGC的退化或初级阶段。有初级阶段就必然有终极阶段,当社区中生产的内容发生质量追逐时,优质内容或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那一部分内容生产者必然与其他用户产生关注与被关注的强联系,这种强联系直接会催化出SNS,比如微博,推特等。
微信做社交起家,自然对产品形态的演进心知肚明,前不久,跳转新规集火了游戏盒子们,确实是一次刮骨疗毒,想让小游戏的竞争重回质量赛道。但或许也不止于此。
比如微信虽说不鼓励做小程序或公众号的中心化分发,但也有自己的“QQ游戏”这样腾讯自身的游戏盒子。
至于微信是不是现在就想进场收割红利,不好说。不过对社区小程序来说,微信虽谈不上打压UGC,但也不能说是鼓励。
最后还有微信产品设计层面的原因,用户的需求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好的产品经理从来不会照单全收。
在微信里,我想一边聊天一边看公众号文章,这确实是个合理的用户需求,所以文章悬浮窗应运而生。但如果我想一边用小程序一边聊天呢,甚至聊完天再回到小程序呢,这是不是合理的用户需求呢?
从合理性上来说,人人的观点可能不同,但从场景上考量,这种UGC较渴望的“来回切换”场景,并不符合“用完即走”。(安卓手机由于系统特性小程序可以常驻后台,甚至可以从桌面启动,这一点并非微信意愿,而是系统差异,苹果则没开放此特性)
微信确实做了几次尝试,从一开始的小程序可置顶,到后来6.6.1改为“下拉二级菜单”与“长按小程序右上方home键切换小程序”。无论怎样,都没有给小程序像悬浮窗那样的常驻特性。
如此一打量,“原教旨”UGC小程序社区的发展好像并不会因为简化了icp备案流程而更加有前景。这就比较尴尬了,当一个平台虽然没有打压但也并不支持你做某件事,那这种尝试或许更接近某种理想主义,但却不会产生预期的结果。
眼下来看,注重UGC的社区类小程序的春天仍遥遥无期,我们应该也不会看到像当年BBS一样遍地开花的图景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供500人聊天的微信群作为一种替代性的存在,仍将是微信生态内运营者唯一的选择。
小程序推广找新榜!你的小程序是否也面临流量困境?新榜整合腾讯广点通、微信公众号、头部小程序等优质渠道资源,为您提供一站式小程序流量解决方案,助您抢占小程序红利。详情请加微信:xbyxfw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