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

李筱懿:吸引千万中产女性,如何实现可持续盈利

新榜
2019新榜大会李筱懿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内容创业下半场,内容创业者靠什么获取持续稳定的利润?1月8日下午,「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李筱懿来到新榜大会现场,分享了「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如何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能力边界,以及创业路上踩过的坑。




形成“优秀内容插件”的可持续盈利闭环

 

今年6月份左右,我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图片,美国内容营销协会创始人、美国内容营销之父乔·普利兹做的,图中的逻辑非常好,我稍对中间的模式做了一些改动,形成下面这个样子。

 


乔·普利兹说每个内容创业者其实在创业之初都找到了一个甜蜜点——也就是内容创业的起点——通俗来说,就是在你的领域当中有一块内容是你特别擅长的,你创作的东西有人看,并且觉得好看。


于是你顺着这个内容的“甜蜜点”往外打开,发布到内容平台上之后,会发现越来越多人聚集过来,在与用户互动的过程中,幸运的人会找到自己独特的内容翘点。


内容翘点比甜蜜点更加深刻,打个比方,就是让人离不开你,像钩子一样牢牢锁定用户。


所以,光有甜蜜点是不能实现可持续利润的,那只能说明你在某个方面表现不错,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内容翘点,变得不可取代,在细分领域中独一无二,才可能实现利润。

 

那么顺着这个路径再往前走,内容翘点被发觉之后,你会发现有更多用户聚拢过来,愿意和你一起做一些有共同目标的事,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是看了你发的广告不觉得厌烦?还是用了你的电商产品非常喜欢,形成反复购买?于是,你在自然的探索中发现了盈利转化的路径。


实现盈利之后很多人又开始寻找规律——这个利润是从哪来的?怎样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利润?所以建公司也好,搭团队也好,有了自己的基础构建,再往前走去识别更加精准的用户,最终回到甜蜜点,这就形成一个闭环。

 

听起来内容创业的商业模式是水到渠成的,没错,我的确这样认为,创业确实很难,但是不至于难到你走每一步都坎坷无比,每走一步都像在刀尖上,如果是这种难度,十有八九是我们选的方向错了。


基于这个模型,2018年度,我和团队思考最多的是“优秀插件运营模式”。 



引领千万中产女性内容的“甜蜜点”和“内容撬点”

 

我们的内容创业是从畅销书入局——2014年3月8日,我出版了个人第一本书叫《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个词现在成了热词,中午还听到一个男士说:“我老婆现在要看咪蒙,还要做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本书为什么会成为这几年的现象级书籍呢?我的出版人说这本书写得很特别,也与我独特的职业经历有关系。因为那个时候我正在《安徽商报》做广告部主任。是的,我在媒体做了十年广告部主任,不是一个根正苗红的作者,那时每天想的就是怎样从广告客户口袋里争取到更多的广告费用。


正是因为从客户口袋里掏钱是一件蛮难的事情,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看了很多世态炎凉,也发现人性很有意思,表面上亲昵无比暗地里并不是那么回事,于是我用这个点重新解读了民国著名女性,尤其是她们光彩背后的辛酸,这个点很被女生认同。

 

于是,我找到了我的内容甜蜜点。接下来我就想,人们为什么要看到一个女人光芒万丈地站到自己面前呢?为什么要去欣赏另一个不相干的人的成功呢?假如这些东西对读者毫无借鉴,不就是作者自己的意淫吗?我深入思考自己的内容撬点是什么。


在广告部十年,我见过并且使用过很多方法论,我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在「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个公众号里,我们实际上围绕着女性在生活、爱情、职业当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一系列的创作,我们并不PO无谓的情怀,我们得有用。


好看又有用,这是我们的内容布局。

    

这四年当中,我们一共出了8本书,其中我个人5本,我也算是个蛮勤奋的作者,要不然也不会累到参加新榜大会之前十五天都咽喉炎讲不出话。每年我要写70万字,平均每天2000多字,为了保持输出,要阅读超过1400万字的文字、资料和图书,平均一天4万字吧。



今天我站在这儿并不卖惨,而是内容创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非常辛苦。绝大多数职业都是“熟能生巧”,但内容创业不是,资历和年龄会迅速成为你的障碍,如果你不能自我升级,面临的唯一出路就是被淘汰。


那么这些书籍的布局有什么益处呢?很多人会说一本书才赚多少钱?实际上,优质书籍非常关键,我的出版人路金波老师跟我说:“近几年来,每一本书上架都能够单本销量超过30万册以上的作者是非常罕见的,你是其中一个。”


这给我们带来的优势就是,一个人在看你的书的时候,至少有两个小时是和你一对一单独沟通,这是深度的情感,你有足够的时间传递你的价值观。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能在很多图书渠道看到我们的书,比如机场、高铁站,这部分特殊渠道精准覆盖了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所以,我们有个外号叫“机场女王”



精准定位,重度垂直,多维驱动

我们的用户是“重度垂直于30岁上下的城市熟女阶层”。


大家千万别小看30岁上下的女性,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群体,对于20岁左右的女孩,她们是成长的标杆,女孩们渴望早日拥有她们的成熟、阅历和财富;而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她们是永葆青春的黄金年代,如果你问一个女人她最渴望的年龄是多少?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是30岁左右,既有经济基础,也有相对成熟的世界观,还有健康的身体和闲暇的时间。


30岁之前5年,和之后5年的女性,是特别优质的用户,她们不仅对于产品来说想象空间更多,对于商业来说,想象空间也更大,「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正是重度垂直于这个群体。


目前,我们的用户97%是女性,比一年半之前的88%更加聚焦,以26-40岁之间的女性为主。


这部分占用户总数的54%,家庭收入1万-4万的占据48%,大专以上学历72%,甚至还有13%左右的用户拥有硕士或者博士学历。

 

为用户精准画像之后,我们开始了商业模式探索,在内容、电商、广告和社群四个维度进行商业驱动。



之所以要这么做的原因是,我在传统媒体工作的十年当中,深刻领悟的一点是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时我作为广告部主任看到,因为广告大幅下降,传统媒体遭到毁灭性打击,因此自己做内容就希望能够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布局。


和大型平台不同,我们每个布局的数字拎出来单独看一点都不惊人,还有点少,挺不好意思的。比如说,我们主要公众号的订阅用户也就是400万,图书购买用户也就是360万,还有不到40万广播用户和14万内容付费用户,几项加在一起都不到1000万,但是整个中国的中产女性这个阶层总共有多少人呢?不超过5000万。


这个很有趣,从比例上说,我们占有的比例可一点都不少啊。

 

除了广告,目前我们的电商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总额)每个月超过2000万,虽然和平台相比这些数据并不突出,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用户基数和运营人数,我们电商部不到20人,能够取得这个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且,我们的电商“香气优选”每月还保持着35%-40%的新增用户比例,我们也有信心借助分销、自有产品等,把电商做得健康和上规模。


在影视开发领域我们是跟火星合作,今年出了第一本长篇小说《野兽派女王》,目前也正在进行影视的开发工作。我刚刚接到通知,这本小说获得2018年度十大IP奖项。


因为有内容付费产品,还有社群的学习和直播,我们和小鹅通一直合作得很好。

 


为什么要基于垂直用户群体做社群


一年半以前,我们的用户中有88%是女性,还有12%是男性。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们终于驱逐了没有购买力的男性,把女性的占比提升到了97%。而且把年龄做了一些调整,更加重度垂直于30岁上下。



此外,我们还对整个用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做了非常细致的调研。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到4万元之间的占到一半以上。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数据,接下来我们很多商业模式的转换是依赖于这个数据的。


另外一个就是受教育程度比例。大学、大专以上人口的占比非常大,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这个群体情绪特别稳定,通常不会轻易给你点赞,也不会跟你说哇噻你好棒,你很少看到她在社交平台上为你欢呼呐喊,但她们有自己非常鲜明的需求,而且女生和男生不一样——生很崇尚孤胆英雄,女生则要抱团。

 

基于这样的用户群体,我们做了比较精细的社群运营,3年来我几乎走过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在伙伴们的协助下建立了77个社群,包括城市社群和兴趣社群:1000人以上的A类城市社群15个,她们每年举办至少40场大大小小的活动;500人以上的B类城市社群18个,每年大约举办20场各种活动;500人以下的C类社群44个,每年举办10次左右线下活动。



这些社群不仅是用户粘性的载体,也是广告的载体,我们的很多广告并不通过自媒体表现,而是消化在全国社群中,有多少期待做全国市场线下活动的企业,就有社群多大的变现空间。



踩坑教会我的:做好插件,整合资源


我们是一个对利润和现金流非常重视的创业团队,三年来最大的投资就是买了一个写字楼,买写字楼的时候大家就在想,即便内容创业遇到风险,还可以用固定资产缓解压力。


我们把自己称作“务实”而不是“不思进取”,整个2018年,我们团队最深入的思考就是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内容创业者一定不是全能的,我们每个成年人准确判断自己的能力边界以后,至少可以少犯错或者不犯错。


可是,2018年,我们做了一件特别大的错事:因为用户是女性,我们又是从做图书开始加入到内容创作领域,我们就觉得为什么不像樊登读书会那样,去做一个女性阅读会呢?


于是我非常精心地准备了12门课,我们的团队也做了努力,还嫁接了一个小程序——这个小程序是由一个20人创业团队帮我们做的,创始人亲自给我们做的技术。结果,这个小程序刚上线20分钟就宕机了,几千位买了课程的人听不到课程,然后我们整个后台就爆掉了。

 

我打电话给新榜的优质投资项目小鹅通的创始人鲍总,问他这怎么办,他说:“你为什么不用小鹅通呢?”我说:“小鹅通没有我需要的几个功能。”他就看看我说:“你以为我没有的功能你自己就能做出来吗?”


我想了一下,我确实做不出来,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理工科。然后鲍总又问我找的那个公司有多少人,我说加上创始人一共20人,鲍总说他有250个技术人员。这个时候,我开始非常认真地去检查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我们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们真要把自己做成一个平台吗?真要自己养一支技术团队吗?是什么能力在给我们持续带来利润?毕竟这种可持续的利润才是决定创业成败的关键。


我想清楚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针对30岁左右女性的内容生产能力”,除此之外,我们不要轻易涉足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我们不要做一个大而全的平台,我们可以做一个灵活而专业的“插件”,而且这个“插件”的机会未必比平台少。


怎么去理解这个“插件”呢?


我们在电商领域没有做自己的平台而是借助有赞平台,有赞的技术和更新显然比我们强太多,我们可以保持精简的人数去拓展供应链,去拓宽分销渠道;在图书出版领域我们和果麦合作,作为渠道最强的出版公司,我们只要发挥自己在选题和撰稿优势,他们负责把书籍卖成爆款。


课程领域我们和十点课堂合作,也是在十点课堂的支持下,我完成了“女性读书课”的设想,这门课上线不到两个月,销售了30000多份;在知识付费产品的分销领域我们和小鹅通合作,把小鹅通里流通的课程一起推到更高销量;影视IP领域我们和火星小说合作,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售卖,能够确保我们的创作不跑偏,也能准确对接影视资源。


广告代理我们交给了剧星传媒,不再养自己的广告团队;我们还联合蜻蜓FM和腾讯视频共同开发了一档女性爽探类节目叫“听她说”,用视频的形式采访这个时代的优秀女性,打破传统的电视采访模式,用更尖锐更人文的方式表达女性的主张。这个节目既是内容的延展,又是广告的扩容。



所以,一定要做一个平台吗?我觉得未必,做一个能够整合最大最强平台资源的优秀“插件”也很好,不用盲目扩张,专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积累多了就是巨大的市场能量。


所以,一定要切分一个巨大的人群吗?我也觉得未必,中国市场太大了,假如你能切分到一个特别垂直细分的人群,哪怕这个人群的总数并没有说出来就吓人一跳,但依旧是个巨大的商业空间。


我们目前切分的这个女性群体,电商客单价超过385元,旅游产品的消费能力极强,我们每年组织将近200名女性参加定制旅行,每个旅行产品的单价在4万元。


我非常认同「军武次位面」创始人曾航说的一句话:“一定要想办法成为自己所在品类的第一名,成为这个品类的代名词。”


如果能够成为品类的代名词,你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插件”,最优秀的平台都会向你张开双手表示欢迎。当你能够嫁接的平台越来越多,你就成了另外一个市场机会,实际上,优秀的“插件”都是嫁接与整合能力特别强的小平台。


***

以上演讲内容已经嘉宾确认,由新榜首发。想获取更多“新榜大会”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新榜公众号(newrankcn)。


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是能让你早点下班的编辑器。

微信年报

新榜大会

公号2018

侵权公告

竖屏为王

思想跨年

百大人物

罗振宇演讲

娃微

内容平台

新媒体记忆

vlog元年

微信好看

vlog的发展

抖音双12

分享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