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报道” · 近30天声量数据
作品数作品数趋势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互动数趋势互动数分布
- 公众号409/56%
- 微博201/27%
- 抖音117/16%
- 视频号6/1%
- 快手0/0%
- 小红书0/0%
- B站0/0%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 | 评论 | 分享 | 收藏 | 获赞 |
---|---|---|---|---|
![]() ![]() #预制菜 强制明示# 关于现在预制菜问题的讨论,我的态度是:从前我坚决支持“预制菜”,如今我坚定反对“预制菜”——这并不是我出尔反尔、左右横跳,而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预制菜与餐饮业也一直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http://t.cn/A6qINKM1 这篇文章中详细分析过我对阿里巴巴这家公司的态度:
在互联网产业刚刚兴起的时候,阿里巴巴公司是作为一个探路者、开拓者,在电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大丰富了经济种类、活跃了实体经济,让无数小生产者有了新的致富机会,也让消费者们通过网购新形式获得了实在的实惠与便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食物的发展,阿里巴巴逐渐成为了垄断巨头,这时候它对于整个经济的作用逐渐从促进变成了阻碍、吸血:从生产端来看,小商家要想在淘宝生存发展,必须要为阿里交付大量的流量、推广、买位置的费用,这就相当于把曾经商业街店铺的租金变成了网络推广的费用,阿里巴巴从一家科技创新公司蜕变为了大地主。
从消费端来看,阿里巴巴也放弃了在服务、创新、开拓新业务方面的领域,一心一意做起了放贷公司,用最大的算力、最精妙的算法、最完善的大数据——去计算如何把小额贷高效地放给每个用户,并高调宣称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金融创新。
我们看这样一个公司:一边收“地租”,一边放“高利贷”,你说这到底是科技互联网公司,还是封建地主老爷公司?不反对它,我们还配得上21世纪的公民么?
所以时代在发展,事物在变化,在一段时间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促进作用的事物,很可能在另一段时间里就起到了负面效应。
所以我们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要坚持辩证法的伟大思想——全面,客观,用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既然要做到全面与客观,我就必须指出:所谓的“预制菜”模式,其实是餐饮业的进步,大大促进了餐饮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也让老百姓获得了相应的便利与实惠。
我当年旗帜鲜明地批评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部,其中剧组很愚昧地认为,“天然”的就是好的、“手工”的就是好的、“古旧”的就是好的、深山老林和农村的就是好的,以至于台词中频繁出现“古法”“匠心”等词语,仿佛某白酒的广告。
甚至就是一个“回坊”都要罔顾史实,强调“唐朝时就已形成”“至今保留着当年的格局”;还有什么“土色的碗,配红色的红烧肉”等等这是病,而且病入膏肓。还有类似“泥有泥性”这种神论……
当年有一篇关于《舌尖上的中国》新闻报道,节选两段神论:
“就在这两天,因为黄馍馍而成名的靖边县的老黄被西贝莜面村的老板叫到了北京,准备弘扬光大西北美食。听到消息后,胡迎迎非常生气,她说她打电话把那个老板骂了许久。她就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商业化的现实,在她心目中,老黄就应该在山崖上充满自信地做他自己唯一的黄馍馍。”
“主食的一大趋势是工业化。在嘉兴的五芳斋拍摄包粽子的画面,胡迎迎印象深刻的是,尽管还是靠手工,可是工人们已经机械得如同机器。最能干的工人,一天能包数千个粽子,劳动力本身的低廉价格,使得这种手艺也并不太受尊重。她说自己心里很不舒服,有人一天包3000个粽子,旺季包5000个。一辈子包这么多的粽子,意义何在?”
“她就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商业化的现实,在她心目中,老黄就应该在山崖上充满自信地做他自己唯一的黄馍馍”“她说自己心里很不舒服,有人一天包3000个粽子,旺季包5000个。一辈子包这么多的粽子,意义何在?”——对这种“布尔乔亚神论”我是一贯放声大笑的。
事实上,我们能有现在物资丰沛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工业化”的功劳——没有化肥、农药、规模良种的普及,是很难在八亿亩耕地上养活十四亿人口的。
现在众多脑残的城市小布尔乔亚们总喜欢发出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无病呻吟”,天生的对“工业化”名词有一种抵触感。用赵丽蓉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吃了几天饱饭,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们如此向往“自然”如此向往“田园牧歌”,但你要让他们去个没wifi没空调的地方,几天都住不下去。都是工业化惯出来的矫情病,要不农村的猪圈旱厕了解一下?
所以预制菜的出现,是有充分的客观因素的,是匹配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的。比如老干妈,就是把手工匠人的经验,完美地复刻到工业生产中去,让全国几亿人都能便捷、便宜地享受到优质调味品。
2010年的时候我上大一,那时候我第一次到杭州,当地的朋友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们带我去吃饭基本就是两个去处:第一,学校周围口口相传特别好吃、学生们经常排队去买的苍蝇馆;第二,如果去景区的话,就是绿茶、外婆家、新白鹿。
大家先不要笑,虽然现在绿茶、外婆家成为了难吃的预制菜的代名词,但是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地点,它们的出现毫无疑问是有积极意义的:首先明码标价、不缺斤短两,其次上菜快(不止店家希望翻台率高,消费者也希望能少等一会、上菜快一些),再次卫生也有基本的保障。
当然我记忆非常深刻,西湖边还都是那种打着“十大名菜”招牌的小饭店,每一家都如出一辙的,在大门口用高饱和度彩色照片,画着东坡肉、龙井虾仁、西湖醋鱼……招待我的朋友,无一例外都要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在西湖边吃这种店,特别坑。当然不用说我也知道,不要吃旅游景区的饭是从小父母的教诲,刻在血液里的。
然而在景区里的外婆家、绿茶这些店,是可以放心吃的,毕竟明码标价,口味也都是流水线预制菜——这就意味着好吃不到哪去,但下限也有保证。这对于我一个穷学生来说,可以说是最佳选择了。
也正因为此,三大预制菜餐馆——绿茶,西贝,外婆家,有两家都是诞生在杭州,背后就是我所分析的这些必然原因。还是开头里说的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美食文化”恰恰就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简而言之,我们要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预制菜、连锁店商业模式的出现是一种进步,特别是对于西湖这种举世闻名的旅游景区来说,让消费者们能够普遍享用价格公道、食材透明、翻台率高、卫生有保障的食物,对于旅游景区普遍的坑游客的乱象是一次很好的迭代。
但是,预制菜的入场,也就意味着食物放弃了美味这一首要需求,转而变向了效率和性价比,更为大资本规模化复制、吞噬多元化特色提供了重要基础。
这就是如如今反对预制菜的原因:当今预制菜发展的“技能点”点偏了!
参与预制菜产业、想分一杯羹的资本们,本应该想着通过改进工艺、精益求精,把难以复制的“大厨”手艺通过工业化复制,从而提升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餐饮水平。
而现实恰恰相反,它们现在的目的是配合垄断资本,通过各种过量的添加剂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再通过极其低廉的成本挤占市场,让抗风险能力低的小生产者寸步难行,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完成市场的大一统。
垄断资本垄断之后要做什么?这不用我说大家都想得明白。预制菜巨头占领市场后,一定要收一笔“餐饮垄断税”,就像蚂蚁金服一心想着放贷收益一样,资本永远是为自身增殖服务的。
上述就是用最简单的话概括我反对预制菜的理由,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发展的阶段不同了。而疫情三年则加速了这种变化。
去年五月份,北京的堂食停了整整一个月,大型连锁餐饮抗风险能力强得多,尚且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物流成本和外卖勉强度日,对于中小餐馆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打开大众点评我的收藏,能看到一排齐刷刷“歇业关闭”的灰色字眼,很是触目惊心。
而中小餐馆恰恰就是一座城市美食的“活灵魂”,本身一线城市的房租就已经过于排挤他们了,导致千锤百炼的“街坊菜”“苍蝇馆”越来越少,现在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假如未来我的城市中,只剩下海底捞、西贝、绿茶这些资本驱动的、毫无灵魂的连锁餐饮,那是多么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象啊!
这个问题,我在分析疫情之后各大城市餐饮业趋势的时候就讲解过:现在开在大型商场里的连锁餐饮企业,大多采用“中央厨房模式”,就是城市某一个角落里,把流水线生产的食品加工好或者半加工,然后再运到店里热一下。
这其实就已经有点敷衍了,但是他们早就在“中央厨房模式”中更进一步,变成了“预制菜”甚至“料理包”,就是一个餐馆连做饭这种事情都不做了,直接用现成的加工一下就端上来了。
个体抗风险能力是最差的,其次就是个体户、中小商家。北京的堂食不知道停过了几波,大型连锁餐饮抗风险能力强得多,尚且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物流成本和外卖勉强度日,对于中小餐馆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打开大众点评我的收藏,能看到一排齐刷刷“歇业关闭”的灰色字眼,很是触目惊心。
还是那句话,我并不是无脑反对这种“预制菜模式”,这首先是供应链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创新。我一贯是支持工业化美食的,像速冻水饺、扒鸡、螺蛳粉这种能让美食走进千家万户的工业化模式,是时代的进步。
但是我批评这种模式,根源在于这种资本驱动的连锁大餐饮企业,会对中小特色餐饮产生“驱离”效应,他们有实力用超低成本、不惧一线城市房租去侵占中小餐馆的生存空间,进而使城市多元化的美食蜕化到“预制菜时代”。像绿茶这种价格适中的还说得过去,咱也不是顿顿要吃龙肝凤髓;像西贝这种又贵又难吃分量还小的,真要成为了未来餐饮的主流,我是觉得是对城市饮食文化的一大伤害。
这背后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这些所谓的餐饮企业,需要考虑融资上市的问题,需要考虑与土地资本py交易的问题,需要考虑供应链和成本的问题……唯独不需要考虑的就是做的菜好不好吃的问题。因为只要他们做好了上面几步,就足以形成垄断规模效应,在一线城市重要地理位置布满自己的“据点”,同时对小规模的特色餐饮产生挤出效应。
反正消费者逛完街看完电影得找个地方吃吧,只要装修差不多服务差不多就好,预制菜就预制菜吧,他们还会用“来都来了”安慰自己。一个餐饮企业,不需要考虑好不好吃的问题,听起来十分荒谬,但是这就是普遍的现实,这不是美食逻辑、生活逻辑,而是资本逻辑。
像海底捞、西贝、绿茶这些都是集团资本甚至上市资本支撑的连锁企业,他们的卖点从来不是口味好吃,有的主打性价比,有的主打服务,有的主打营销噱头。只要他们占据了商圈的核心位置,就永远不缺客流量。
“预制菜”乘上了垄断资本的东风,更放大了这种“挤出效应”,小生产者、普通劳动者越来越难,大资本的优势地位无限放大:他们可以更便利地拿到银行贷款,可以有更多的门店作为抵押,可以有着五花八门的融资渠道,可以在股市上割股民的韭菜……
而对于那些社区店、居民店、夫妻店、苍蝇馆来说,他们几十年时间唯一改变的可能就是做菜的手艺了,一次停业一次催交房租,就能让他们面临灭顶之灾。
这就是我在《资本时代的“三驾马车”:消费降级、审美滑坡与多元化的丧失》http://t.cn/EtYGe4D 这篇文章中着重分析的现象:我们感受到的降级和滑坡,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趋势。
就像没演技、没唱功甚至连颜值都没有的流量明星们,占据了娱乐圈的主要舞台,甚至主旋律电影、权威奖项都被他们所玷污一样。“预制菜”就是餐饮界的“流量明星”们,他们同样有着资本和权力作为背后的推手,来玷污我们原本多元化的生活。
反对预制菜,就是为我们期待中的生活一次主动表态。 ![]() 赵皓阳-Moonfans 发布时间2025/09/12 06:59:05 | 19 | 28 | - | 154 |
![]() ![]() #军事科技力量 #武器装备 #🇨🇳中国 #新闻报道 #军备 ![]() 2155212018 发布时间2025/09/03 05:44:43 | 0 | 0 | 0 | 63 |
![]() 同元熙揽获三项荣誉闪耀2025全球品牌经济大会,王洪英董事长荣膺年度人物 健康君百和 发布时间2025/09/18 02:04:49 | - | - | - | 52 |
![]() 中国重离子走进青海 甘肃省武威医学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28 11:00:00 | - | - | - | 46 |
![]() ![]() #🇨🇳中国 #新闻报道 #厉害了我的国🇨🇳 #热点话题🔥🔥 #电焊 @热点小助手 ![]() 造船厂 宏兴3 发布时间2025/09/03 03:34:34 | 8 | 1 | 4 |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