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海钠 · 近30天声量数据
中科海钠
声量指数
558.4
作品数 · 
532
账号数 · 
376
互动量 · 
9738
平均互动 · 
18
服务支持声量通
声量热度
小红书
抖音
其他平台
对数据存疑?联系顾问
作品数
作品数趋势
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
互动数趋势
  • 公众号
    9186/94%
  • 微博
    531/5%
  • 快手
    0/0%
  • 抖音
    0/0%
  • 视频号
    2/0%
  • 小红书
    19/0%
  • B站
    0/0%
互动数分布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评论分享收藏获赞
王永革与中科海钠董事长胡勇胜在京举行工作会谈
华阳新材料集团
发布时间2025/09/09 15:31:32
-
-
-
2096
9月5日股市好消息
牧童财讯
发布时间2025/09/04 14:39:33
9
-
-
611
【钠电池产业链核心企业梳理】 一、正极材料: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 1. 容百科技(688005) 技术优势: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领军企业,已实现向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头部企业批量供货。其单晶技术使材料压实密度达到3.4g/cc,循环寿命突破5000次。公司规划到2025年形成10万吨年产能,目标市场份额达到30%。 协同发展: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可有效迁移至钠电领域,研发优势明显。 2. 振华新材(688707) 技术特色:专注于层状氧化物正极技术路线,产品适配宁德时代、中科海钠等主流厂商。通过镁、铝等元素掺杂技术有效解决材料结构稳定性问题,实现循环寿命超过5000次。2025年规划产能达10万吨。 3. 百合花(603823) 资源整合:控股内蒙古源晟制钠科技,具备年产2万吨金属钠的生产能力。在普鲁士蓝正极材料技术方面具有成熟工艺。 4. 格林美(002340) 全产业链布局:与盘古钠祥开展深度合作,提供铁基三元、铜基四元正极前驱体,规划年供应能力1-1.5万吨。同时积极布局钠电池回收业务,构建产业闭环生态。 二、负极材料:硬碳为主流,生物质路线降本 1. 贝特瑞(835185) 行业龙头:硬碳负极市场份额超过40%,第五代产品克容量达到400mAh/g,正在推进450mAh/g产品的实验室研发。印尼生产基地规划5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全球总产能达20万吨。 技术创新:硅基复合负极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2. 翔丰华(300890) 产业化进展:硬碳负极处于中试阶段,计划2025年实现产业化试验。硅碳负极已实现小批量试产,成本较日立化成同类产品低30%。产品配套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已获得储能领域订单。 3. 华阳股份(600348) 战略合作:与中科海钠深度绑定,全球首条千吨级正负极材料产线已投产,2025年规划产能4000吨。 4. 璞泰来(603659) 技术创新:采用椰壳、淀粉等生物质原料制备多孔碳骨架,原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江西宜春中试线已投产,未来将逐步扩大产能。 一体化优势:业务覆盖隔膜、粘结剂等辅助材料,实现协同降本。 三、电解液与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钠为主导 1. 多氟多(002407) 全球领先:六氟磷酸钠产能达3.5万吨(市占率62%),2025年规划产能20万吨,成本较锂电电解液低45%。子公司焦作新能源具备1GWh钠电池产能,为宁德时代等企业提供配套。 2. 天赐材料(002709) 产品体系:开发低速车、储能专用电解液,适配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等多种正极体系,覆盖方型、圆柱、软包等多种电池形态。依托全产业链布局,成本优势显著。 四、电芯与系统集成:商业化应用先锋 1. 宁德时代(300750) 技术引领:第二代钠电池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成本有望低于磷酸铁锂电池。首搭奇瑞iCAR03 SUV(续航700公里),并获得蔚来、小米等企业订单。储能系统市场份额超过40%,中标国家电网等多个重大项目。 2. 比亚迪(002594) 量产突破:200Ah钠电芯通过车规级认证,循环寿命达10000次,低温性能优于锂电池。首搭A00级车型(续航600公里),成本控制在0.4元/Wh。在储能领域,20MWh魔方柜在南宁试运行,度电成本较锂电池低50%。 3. 维科技术(600152) 细分领先:圆柱钠电池能量密度160Wh/kg,循环寿命6000次,获得华为、宇树机器人等企业订单。2025年将交付广州发展100MW/200MWh储能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钠电储能电站之一。 4. 传艺科技(002866) 产能建设:一期4.5GWh层状氧化物钠电池产线已投产,二期规划5.5GWh产能,硬碳负极年产能达4万吨。与立马车业合作开发48V/60V标准化Pack,适配两轮车市场,-30℃环境下放电容量保持率超过93%。 五、设备与工艺:关键技术支撑 1. 先导智能 装备领先: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已完成钠电池全工艺环节的技术突破,涵盖混料、干法/湿法极片复合、电解质膜制备、叠片组装、致密化等核心工序。 2. 联得装备(300545) 专业设备:模切叠片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50%,适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主流产线,毛利率达39.94%(行业首位)。固态电池设备技术可复用,将持续受益于技术升级。 3. 赢合科技(300457) 技术布局:提供钠电池湿法涂布机、辊压设备,兼容湿法与干法工艺。2025年计划新增2条固态专用产线,月产能将提升至20台套。
A的个人日记
发布时间2025/09/18 02:02:05
0
0
-
118
今天带来一个具有巨大想象空间的产投机会!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刚刚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要达到1.8亿千瓦(180GW)以上,这将带动超过2500亿元的直接投资!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储能行业将迎来爆炸式增长! 怎么研究产业布局?划重点了: 1. 研究一:把握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 (1)储能逆变器(PCS)龙头:阳光电源(全球市占率35%,构网型技术领先)、科华数据(数据中心储能龙头,自研液冷系统)。 (2)储能电芯及系统集成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头部效应显著)、比亚迪、天合光能(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突破12GWh,2025年计划出货8-10GWh)。 2. 研究二:布局多元化技术路线的领跑者 (1)液流电池:上海电气(承建全球最大吉瓦级全钒液流项目)、钒钛股份(全球最大钒制品供应商)。 (2)钠离子电池:华阳股份(与中科海钠合作,钠离子电池量产)、传艺科技(钠电池产业化进展较快)。 (3)飞轮储能:太原重工(飞轮储能技术突破)。 (4)压缩空气储能:陕鼓动力、中国能建的相关技术单位。 (5)主线三:挖掘高景气应用场景的受益者 (6)电网侧独立储能:南都电源(电力储能在手订单饱满)、林洋能源(智能电表业务导流用户侧储能数据)。 (7)工商业储能:固德威(AI算法优化充放电策略)、德业股份。 (8)AIDC(AI数据中心)储能:科士达(数据中心UPS电源龙头转型储能)、英维克(精密温控龙头),AI数据中心是高能耗基础设施,对电力稳定性与绿电供应需求强烈。 (9)海外户储市场:派能科技(户储电池欧洲认证齐全)、鹏辉能源(获欧洲VPP认证)。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数据仅为个人对新型储能产业链的理解,并非投资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
满仓狼波大侠
发布时间2025/09/14 08:11:47
10
5
-
71
9月🔋是主线?该如何上车?
财道君
发布时间2025/09/09 08:38:11
1
1
3
6
中科海钠声量热度报告
声量指数
558.4
作品数 · 
532
账号数 · 
376
互动量 · 
9738
平均互动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