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关” · 近30天声量数据
作品数作品数趋势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互动数趋势互动数分布
- 公众号3136/98%
- 微博74/2%
- 快手0/0%
- 抖音0/0%
- 视频号0/0%
- 小红书5/0%
- B站0/0%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 | 评论 | 分享 | 收藏 | 获赞 |
---|---|---|---|---|
![]() 高楼山,是何山? 陇南发布 发布时间2025/08/30 03:27:38 | 31 | - | - | 237 |
![]() 农历七月地藏月,是你最不该错过的消业、增福的机会! 地藏王菩萨弘愿 发布时间2025/08/24 04:01:36 | - | - | - | 76 |
![]() 庚戌日不太适合做生意的,非要做可以做和佛教有关的行业,比如印刷经书,或者开香烛元宝店,庚戌日的诗是商工不振,坐着印呢,适合冷门的行业,就是冷门行业才能赚到钱。 ![]() 木木命礼 发布时间2025/08/28 11:28:00 | 13 | 5 | - | 45 |
![]() ![]() 1946年8月6日 东南日报
七夕絮语
作者:墙外行人
这篇文章提到,闽俗,七夕这天,乞巧的乞巧,结缘的结缘,结缘是儿童以蚕豆互相赠与,称为结缘。
结缘豆,或称舍缘豆,之前所见都是在四月初八浴佛节的,周作人写过《结缘豆》,考证了一下。
范寅《越谚》《风俗门》:“结缘,各寺庙佛生日散钱与乞丐,送饼与人,名此。”
敦崇《燕京岁时记》: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舍缘豆,预结来世缘也。
《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只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刘玉书《常谈》卷一:都南北多名刹,春夏之交,士女云集,寺僧之青头白面而年少者着鲜衣华屦 ,托朱漆盘,贮五色香花豆,蹀躞于妇女襟袖之间以献之,名曰结缘,妇女亦多嬉取者。适一僧至少妇前奉之甚殷,妇慨然大言曰,良家妇不愿与寺僧结缘。左右皆失笑,群妇赧然缩手而退。
1948年2月1日《民治周刊》之《津卫旧年前三部曲》:“因为腊八是一个所谓结缘日子,津俗每逢此日,家家户户要买些种种样样的腊米,煞(熬)成腊八粥,彼此馈赠,作为一种相互结缘的意思,有些善男信女们,为了普结善缘,每逢到了腊八这天,全要施舍点结缘豆,在这天清晨,便有许多大人孩子,三五成群的东奔西跑争相接取结缘豆,而且嘴里还喊着“缘咧!缘咧!”据说吃了这施舍的结缘豆,可以免灾去病,普结善缘。”这里是在腊八节进行结缘的,用的是腊八粥用的各种米,也与佛教有关。
除了结缘豆外,还有其他结缘的物品。
广州的竹枝词一首,曰:“嫩寒天气荔奴圆,姻娅相遗重结缘。缘浅缘深还是累,不如解脱到枯禅。”注:七月望日,以龙眼花果相馈遗,谓之结缘。
《广州文史资料》 第四十一辑 (食在广州史话):“道教也有斋期,每年的三元诞几天(农历一月十五日为上元,上元之夜叫元宵;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道教的三元宫香火极盛,人们参拜后上馆食素,名为结缘。参拜者除了香油衣纸的花费外,大部分钱用于上馆食素。”
《台海使槎录》:七夕呼为巧节。家供织女,称为七星娘。纸糊彩停,晚备花粉、香果、酒醴、三牲、鸭蛋七枚、饭七碗,命道士祭献毕,则将端阳男女所结丝缕剪断,同花粉掷于屋上。食螺蛳以为明目。黄豆煮熟洋糖拌裹及龙眼、芋头相赠贻,名曰结缘。
------------------
以上,有三条是在七月进行“结缘”仪式的,两条是七夕,一条是中元节。七夕节还好理解,在中元节结缘,是人鬼情吗,正好鬼门开了[哈哈] ![]() 一劍一蓬萊 发布时间2025/08/29 07:36:18 | 0 | 2 | - | 9 |
![]() 八大辽构之独乐寺,打卡听展已回 ![]() Lady guagua 发布时间2025/09/13 12:21:36 | 0 | 1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