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秘闻 · 近30天声量数据
商道秘闻
声量指数
581.3
作品数 · 
129
账号数 · 
125
互动量 · 
1w
平均互动 · 
78
服务支持声量通
声量热度
小红书
抖音
其他平台
对数据存疑?联系顾问
作品数
作品数趋势
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
互动数趋势
  • 公众号
    1w/99%
  • 微博
    62/1%
  • 快手
    0/0%
  • 抖音
    0/0%
  • 视频号
    0/0%
  • 小红书
    0/0%
  • B站
    0/0%
互动数分布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评论分享收藏获赞
差点判死的金融副省长,咬出了易会满和六大行长!一锅端了
秦鉴
发布时间2025/09/08 11:54:38
12
-
-
631
差点判死的金融副省长,咬出了易会满和六大行长!一锅端了
南怀瑾国学智慧
发布时间2025/09/08 22:04:31
39
-
-
608
差点判死的金融副省长,咬出了易会满和六大行长,一锅端了! 2025-09-06 18:22·新浪财经 来源:市场资讯 商道秘闻 2025年9月6日,中纪委一纸通报震动市场:原证监会主席、正部级高官易会满落马。 金融圈哗然,股民炸锅。 那个掌控A股闸门、被骂了五年的男人,终于“出事”了。 但更炸裂的,其实是消息背后曾经流传已久的一句话—— “他不是被突然调查的,而是被咬出来的。” 这只“金融大老虎”,据说是被一位差点判死的浙江金融副省长咬出来的——朱从玖。 就在几个月前,朱从玖站在法庭上,本是“受贿过亿、死刑起步”的标准案件。可最后,他却戴罪立功拿到了“无期徒刑”判决——换来这份“生”的,不是悔过书,而是一份供词名单。 而这份名单,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六大银行的浙江省分行行长,一个接一个被查; 数十家平台基金、私募券商牵涉其中; 中金资本高层“集体失联”; 连证监会系统,最顶端的那一位,也没能逃过。 你以为这只是又一个贪官倒下, 但其实,这是金融系统最深的一次“抽血手术”。 他们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把金融变成了他们个人的提款机,把规则变成了游戏,把平台变成了赌场。 而你、我、我们,才是这个局里,被下注的筹码。 现在,这场游戏终于反噬了这些金融腐败分子自己。 第一章|一个副省长的“保命供词”,撬开了整个金融系统的盖子 他本该是个“体面落幕”的人。 朱从玖,曾是证监会高层、上交所总经理,后来在浙江担任副省长,分管金融整整十年。 他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一直是“清醒、儒雅、有思想”: 喜欢引经据典,讲话时常引用《孙子兵法》;主政浙江金融期间,还推动设立“钱塘江金融研修院”,口号是“为金融强省打底”。 但2023年春天,他出事了。 官方通报的措辞并不复杂: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等到案情公开时,数字触目惊心: 受贿金额超过1.05亿元。 这是标准的“死刑起步线”。 不少了解司法系统的人都认为,朱从玖这次凶多吉少。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结局已定的时候,一场悄然的转折发生了。 ——最终,他被判的是“无期徒刑”。 一位接近案件审理的人士透露: “他的供述非常关键,内容很深,牵涉面也大,属于戴罪立功了。” 据说朱从玖被抓一行,他始终表现“愿意配合”。但当谈到他分管金融期间与几家银行的关系时,他突然沉默很久,之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我知道一些事,也参与过。我愿意讲。” 从那之后,一份数万字的“补充材料”陆续呈上。他详细交代了自己在分管金融时期,与多家银行负责人、金融机构、平台公司的交集。 而某位老同事调任中央某金融监管部门后,相关资源与项目仍有延续……他的家人也曾与某券商旗下机构有过合作。 虽然没有点名,但与朱从玖同为“老工行体系”、又在2019年起执掌证监会的那位——身份已呼之欲出。 朱从玖的这个案子,涉及了: 六家银行在浙分行“一把手”; 某私募项目以“政府合作”为由获得巨额授信; 数个IPO项目审批存在“提前过会”的非正常流程; 更关键的,是指出了某位监管高层的子女,曾在项目初期阶段“做过牵线工作”。 这些信息,都成为后续案件的触发点。朱从玖不是简单的“认罪减刑”,而是以“结构性说明”撬开了一个权力-金融-资源相互勾连的系统。 在那个系统里,有人一手批钱、一手收股权; 有人坐在会议桌上“指导资源对接”,桌下却早已安排好项目路径; 也有人坐镇监管之位,却默许亲属借“外部机构”打通通道。 这不是贪腐,这是“结构性寻租”。 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系统性角色”在崩塌前,掀起的漩涡。 第二章|中专生的逆袭,股民口中的“易所长”,抽血市场五年后终究被反噬 他从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贵族”。 易会满,出身浙江温州苍南,从一所名叫“浙江银行学校”的中专走出,34年里,从基层柜员一路做到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再成为正部级的证监会主席。 这是一个标准的逆袭故事。 但故事走到后来,却成了股民口中的“抽血机神话”。 2019年1月,易会满从工行“空降”证监会,被称为“银行系打破传统接棒的里程碑”。他自己也曾公开表示: “证监会主席这个岗位,就像是火山口。” 他知道不好干,也知道这个岗位意味着什么——压力、民怨、还有满屏的“易所长”段子。 但他没能想到的是: 这口火山,最后真的爆了,而且把他吞进了熔岩里。 📉【一张图,刺穿神话】 他上任时,上证指数在2500点左右。 五年后卸任,3000点。 乍一看,还涨了500点。 可实际呢? 2019年到2024年,A股共发了1906只新股,总募资额高达2.2万亿元,平均每天1.04只新股,平均每天从市场抽血12亿元以上。 指数涨了,股民的钱却没了——这才是易会满时代最真实的注脚。 🧪【他想搞改革,还是放了猛虎?】 他的任期内,有人说他推动了科创板、北交所注册制、改革制度建设。 可股民不关心制度,只关心账户。 他带来的,是密集的IPO洪流、新股“割韭菜”式上市、垃圾股套现退市、高频融资带来的“吸血效应”。 而与他“无缝对接”的,是一批通过“定增”“投行通道”“委外投资”获利的人——其中不少,正是他旧日工行体系的老同事。 2024年2月,他被免职。 2025年9月,官宣落马。 而在这之间,早有预兆: ——他的老搭档顾建纲,被查; ——他子女曾任职的机构,牵涉百亿委外项目; ——他曾力挺上市的某些企业,正在被“倒查财务造假”; ——与他一同出身“浙江银行学校”的地方银行高管,一个个被调查…… 朱从玖点了一把火,烧的是一整片森林。 而那片森林里,恰恰有他的足迹最深。 💥【“抽血主席”的终局】 在股民口中,他有个别号:“易所长”。 意思是——每天发新股,好像不是监管者,而是所长批车牌。 有人说他是金融改革的推进者; 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懂资本市场,却懂“放水与接盘逻辑”的官僚。 但无论哪种说法,在2025年秋天,都画上了句号。 他被查了,带着一段最疯狂的IPO历史,一段让数千万股民账户归零的时代,和一个再也无法修复的金融信誉口碑。 他从中专走到正部级,却在人民最失望的时刻,跌入深渊。 第三章|300亿委外投资案,揭开“易系通道”的秘密:顾建纲、中金资本、家族剪影 这是一笔金额高达300亿元的委外私募投资项目。 它诞生于资管新规发布前夜,落地迅速、流程神速, 所有通道几乎是“无阻畅通”,直到爆雷前夕,几乎没有人觉得它“不正常”。 直到2023年8月,工行原资管部总经理、工银理财董事长——顾建纲被查。 一切开始回卷重播。 💼【“工行系”的金融老兵】 顾建纲是典型的“易系”老将。 两人长期共事于工行,一度被视为“搭档型班子”。 他主持的工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一度突破3万亿, 被誉为“宇宙行的压舱石”,也正是他牵头操作了这笔300亿私募投资。 这笔投资的幕后机构之一,正是中金资本。 而据财新等媒体连续调查披露,最初的资源接洽方, 正是易会满在中金公司香港任职期间的“子女团队”。 🔗【链条怎么运转?】 据接近项目审计的人士透露: 项目起初由中金资本旗下某平台发起; 顾建纲提供融资资源通道,安排“定制私募通道”; 多家机构为该项目提供“关联背书”,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家族基金; 项目落地仅用时不到90天,甚至规避了当年4月起的新监管要求; 项目落地后,顾建纲之子顺利入职中金旗下基金部门。 这个通道,被业内人士称为: “家族资源 × 机构牌照 × 通道资金 × 政策前夜” 四位一体的黄金窗口。 而当2024年,该项目亏损严重,被地方审计点名时, 这张牌桌上每一个角色,都已悄然换位。 🏛️【中金资本震荡,风暴开始反噬】 2025年夏,多家财经媒体接连曝出: 中金资本董事长丁玮、核心骨干安垣被“带走配合调查”。 知情人士表示: “重点正是当年那批委外项目,涉及金额巨大,疑似利益输送。” 而追查过程中,多份资金流向指向当年曾参与审批、协调的老工行系统高管。 有位业内人士说得直接: “顾建纲出事,是中金第一次动摇;易会满出事,是这张图谱全面坍塌。” 这一笔300亿项目,不是简单的投资失败。 它是银行、券商、监管、家族资源共同运作下的一场利益盛宴。 而当盛宴散场,有人已悄然退场,有人正被拷问,有人,正在等待 第四章|六大行长的塌方式落马:供词地图上的“灰色森林” 据说,金融副省长朱从玖的一纸供词,像一块炸裂的冰面。 冰面下,是浙江六家重量级银行的“行长俱乐部”:中行、建行、农行、工行、浙商、杭州银行——省级行长,一锅端。 从2023年到2025年,两年不到,这群人不是主动投案,就是被带走调查,全军覆没。 而他们的堕落,不只是金钱的游戏,更是一场场魔幻现实的剧本。 郭心刚:中行“风水行长”,办公桌下藏了三尊大金佛 郭心刚原是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表面儒雅,实则迷信得惊人。 江湖传闻,他曾在分行会议室里悄悄请了风水师来看“财气”,指着财务部的门说: “门不对,财就出。” 然后命人连夜改门向,财务总监都看傻了。 有次某科技公司贷款进度卡壳,他深夜单独召见企业老板,说了三个字: “拜一拜。” 第二天,老板带着一尊黄金关公,贷款秒批。 在其办公室墙后暗格中,藏有三尊佛像、一张地师画的“聚财符”,还有多个大红包袋,内装数十张银行卡。 风水压轴,行长收钱——他把银行变成了“财神庙”。 除此之外,他的生活极度腐化、荒唐至极。他热衷出入私人会所,每次都是熟门熟路,宴请名单从不重复,场所却永远“保密”,据说杭州某五星级酒店专门为他腾出一间套房,“只招熟客”。 在“风水圈子”里,他甚至有一个外号叫“财神大人”,总喜欢带着商人朋友看地风水、选楼盘、谈合作。有人送他金佛、玉貔貅,也有人送他“活人”—— 一位90后女子被安排成他的“生活助理”,名义上管着日程和文件,实际上连私人别墅钥匙都拿着。他还曾公开在酒席上称呼她“我小福星”。 退休后,本应远离权力与资金的交汇点,他却“退而不休”:借助自己在人行、银监系统多年积累的“人脉网”,继续在后台操盘贷款、定向牵线。表面是顾问,实则是“隐形大行长”。 其中一名女子曾“空降”进合作企业担任董秘,被查时连身份证都查不出真实身份,还是在郭心刚手机备忘录里找到备注:“小Q,XX年X月入圈”。 ——他把银行当了财神庙,也把金融系统当了“家族提款机”。 纪委权威通报:经查,郭心刚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 特权思想严重,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期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出入私人会所,违规接受高档宴请,超标准使用豪华办公用房; 违反组织原则,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任人唯亲、用人失察; 违规将应由本人支付的费用交给他人或单位支付,违规经商办企业、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为亲属投资金融产品提供帮助; 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标采购项目; 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长期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退休后仍利欲熏心,利用职务便利和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信贷审批、矿产开发等方面谋利,通过收受和低价购买房产、溢价转让股权等方式非法收受巨额财物;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滥用职权高价承租办公大楼,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 冯建龙:农行“地下金库”,行长带着老婆孩子情妇一起贪 如果说郭心刚是“迷信型贪官”,那冯建龙就是“家族企业型”。冯建龙的上一位,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吕晓东已在2023年11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公开报道表示,冯建龙私生活混乱,在浙江、重庆分行情妇众多,并且有婚外生子,与第二任配偶年龄差距几十岁。冯建龙在4月24日被带走,从冯建龙家中搜出巨额现金及购物卡、奢侈品。其两任配偶、孩子及多名民企老板也被一起带走留置。 农行系统说得最狠的一句是: “冯建龙带着一个家庭,吃掉了一个银行的道德底线。” 更荒诞的是,有知情者透露—— 冯曾亲自为情妇批了一笔贷款,还安排她到分行内部培训部“挂职”。 她来上班第一天,众人惊呼:“这不是我们行长饭局商敬酒的女伴吗?” 而他无动于衷,只说:“人要有栽培人才的眼光。
穆满起666
发布时间2025/09/06 12:43:40
2
7
-
24
【#思进摘要点评# 差点判死的金融副省长,咬出了易会满和六大行长,一锅端了!】(来源 | 商道秘闻)这次震动金融圈的风暴,不只是一个副省长“供出”一个证监会主席那么简单。朱从玖戴罪立功,从死刑边缘换来无期,他的那份供词,撬开了整个浙江金融系统多年累积的灰色利益链:六大行长集体落马,银行、券商、私募、平台公司接连被查,最终牵出了正部级的易会满。这不是单一案件,而是一场系统性“抽血手术”,揭示了权力如何把金融变成提款机,把监管变成通道,把市场变成赌场。 易会满五年任期,A股募资2.2万亿、平均每日抽血12亿,改革的幌子下是IPO洪流与股民血泪。他的倒台,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反转,更是一个时代的谢幕:那个“靠关系融资、靠圈子过会、靠通道套利”的旧金融秩序,正在被连根拔起。中纪委这次动手,不只是打几只“老虎”,而是在重塑金融规则——让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远离寻租。风暴未止,名单未尽,但方向已定:灰色金融,终究要付出清算代价……详情请见全文:http://t.cn/AXPKsoAX #微博热点优质创作计划# PS. 新作《未来生活金融指南:普通人如何应对不确定的时代》新鲜出版上架:http://t.cn/A6sfIBwx
陈思进
发布时间2025/09/06 13:04:39
2
9
-
18
商道秘闻声量热度报告
声量指数
581.3
作品数 · 
129
账号数 · 
125
互动量 · 
1w
平均互动 ·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