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毕 · 近30天声量数据
威毕
声量指数
611.1
作品数 · 
383
账号数 · 
318
互动量 · 
1.9w
平均互动 · 
50
品牌榜服务支持声量通
声量热度
小红书
抖音
其他平台
想获得更多平台和时间周期数据?前往体验 >
作品数
作品数趋势
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
互动数趋势
  • 微博
    7230/37%
  • 公众号
    6162/32%
  • 小红书
    2970/15%
  • 抖音
    1637/8%
  • 视频号
    1295/7%
  • 快手
    56/0%
  • B站
    0/0%
互动数分布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评论分享收藏获赞
抄袭源头找到,竟然不列参考文献,如此学术不端骇人听闻!杨静媛论文导师武大副教授郭汝飞全责,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当对这个不端的湖北副教授,加以训诫、申斥!(学术委员会主任:徐红星;秘书长:龚威) 毕竟网络上的学历越来越高,读书人越来越多,抄袭的源头被发现了:武汉大学硕士生杨景媛2024年的硕士论文,疑似被实锤抄袭人民公安大学2023年的文章《印度反家庭暴力的实践与成效 Anti-Domestic Violence in India》,被抄的还是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0JGZD030)的阶段性成果。 大V解析://@唐律疏议V:武汉大学污蔑性骚扰事件当事人,杨景媛的硕士学位论文。 (当然也可能是重名的人,如果是重名的,那我道歉) 看到图2“《离婚法》”三个字,我真心没崩住[允悲][允悲][允悲] 这论文要是到了法学院,就冲这一点,就直接给不及格了。 敢“发明”法律? 你造什么谣不好,造法律的谣? 这是最低级最容易被揭穿的谣言啊…… 前有《婚姻法》,后有《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什么时候有过《离婚法》? 就欺负经济学的教授不懂法律是吧? 一个学院的经济学老师,没有一个发现这是个不存在的法律。 确实,隔行如隔山。不能怪老师们。 而杨景媛居然振振有词信誓旦旦零有整地说是2001年通过的,主打一个“我赌你们都看不出我在耍你们”。 如果说经济学专业不懂法律,所以看不出她在编造法律,那么可以理解。 但是,同样图2那么多数据,她一个脚注都没有,没有按基本规范标出任何资料来源。这你们也看不出来吗? 一句“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就当资料来源了? 中国社科院什么调查?什么文件?什么数据?这都不用标的吗? 武汉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那么低的吗? 最基础的学术规范都不用讲的吗? 说得更凶残一点:哪怕这串数据都是她自己信口胡编的,你们也不管吗? (考虑到这个“离婚法”就是她编的,搞不好相关联的这串数据还真就是她自己编的。) 而且这样的情况出现不止一次啊。同一页下方(图3),又是一串数字,没有标资料来源。只说“印度国家犯罪研究局的官方报告”。问题是究竟哪份报告啊?报告名字叫什么啊?这都不用说的吗? 后一页(图4),又是一大串数字和事实陈述,全都事实上没有出处。 比如印度的立法沿革,你是哪里看来的?我国法律预设每个公民都知悉本国的所有法律,但可没预设你知道所有的外国法律啊。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不是你自己编造的? “生育率的世界现状”部分同样狂野。前半部分一堆数字,没标任何资料来源。后半部分仅提了一嘴“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这个“预测”来自哪个文件啊?你是哪里看来的?你怎么能不说呢? 后文她还大量援引一个叫“世界卫生组织2018 年发布的《全球、区域及国家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发生率调查》”的文件。但是在她最后的参考文献里,似乎没有提到这个文件(可能是我眼拙,但我确实没找到)。所以也不知道这个文件的英文名叫啥。反正中文名是查不到这个东西。能查到最接近的似乎是图5这个文件。但问题是图5这个文件是2021年发布的(见图6),并非她论文中声称的2018年发布的。 当然不是说这份文件一定是她编造的。但是至少在我曾就职的一个二流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都要求按照《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这个(虽然是推荐性而非强制性的)国标来做脚注,标明资料来源。武汉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竟然比我们一个二流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要求还低? 就这么直白地说吧:这么多的信息,她都没有按起码的学术规范标明出处,武汉大学的老师们,你们怎么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她自己信口编造的? 毕竟她已经存在编造的情况了,不是吗? 还是那句话: 武汉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那么低的吗? 最基础的学术规范都不用讲的吗? //@世界不留痕迹://@卤煮疫苗:有些信息是属实的,比如世卫组织于2013年发布的《Global and regional estimate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prevalence and health effect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nd non-partner sexual violence》提到了35%的数据,后在包括2021年发布的《Violence against women prevalence estimates, 2018》中也被引用;此外印度的数据来源于《India’s 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 (NCRB), Crime in India 2019》、《India 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 (NFHS-5, 2019–21)》等;关于“家庭计划”其实是表达不严谨,印度是发展中国家里首个开展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rogram的而非所有国家。
凯雷
发布时间2025/07/29 03:02:44
299
1223
-
4078
#武大女生被质疑学术不端何时查# 想给武汉大学官微留个言,发现既不能留言,转发都没了,原来武汉大学设置了“一键防护模式”。不就一个武大经管副教授不是学术不端,是毫不负责,论文指导、盲查全部失效,为什么武大官微给关了?不至于!再一搜,原来武大微博失守了,有值班编辑利用空档,操作“冻肉微博”,但驾不是内部有人觉醒,直接曝出此事非她所为,而是另有有心机编辑操作,导致武大微博加入私货,底线失守。 官微留不言,本想私信,但搜武汉大学官微都找不到。只能留言在这里,建议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尽快召开,希望将两件事纳入议程, 一宏观具体:严把研究生论文质量,提高指导教授把关水平,努力提升武汉大学论术学术水平。 二,微观案例。研究生杨景媛论文事件,武大本硕连读学生杨景媛,由于举报相关男生性骚扰,被法院判输,本来到此事件划上句号,女生结果要通过舆论继续“追杀”男生,导致舆论翻船,发生次生舆情。 其论文被意外翻出,郭汝飞副教授指导的这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在知网上已经成第一,下载量达15000,单篇下载7.5元……,成为知网创收网红工具。这个论文成网红事件,意外暴露出副教授指导论文,毫不负责,指导、检查、督查、盲审全部失效。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孤例,武大学术委员会当对郭教授这种不负责的行为,加以申斥并给予公开,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当复盘剖析、深挖细究,追根溯源、举一反三,力求从表象看深层、从苗头看趋势,达到“剖析这一个、警醒教授一片,至少管住武汉大学学术论文水平未来一至两年不下滑”的效应。 抄袭源头找到,竟然不列参考文献,如此学术不端骇人听闻!杨静媛论文导师武大副教授郭汝飞全责,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当对这个不端的湖北副教授,加以训诫、申斥!(学术委员会主任:徐红星;秘书长:龚威) 毕竟网络上的学历越来越高,读书人越来越多,抄袭的源头被发现了:武汉大学硕士生杨景媛2024年的硕士论文,疑似被实锤抄袭人民公安大学2023年的文章《印度反家庭暴力的实践与成效 Anti-Domestic Violence in India》,被抄的还是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0JGZD030)的阶段性成果。 大V解析://@唐律疏议V:武汉大学污蔑性骚扰事件当事人,杨景媛的硕士学位论文。 (当然也可能是重名的人,如果是重名的,那我道歉) 看到图2“《离婚法》”三个字,我真心没崩住[允悲][允悲][允悲] 这论文要是到了法学院,就冲这一点,就直接给不及格了。 敢“发明”法律? 你造什么谣不好,造法律的谣? 这是最低级最容易被揭穿的谣言啊…… 前有《婚姻法》,后有《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什么时候有过《离婚法》? 就欺负经济学的教授不懂法律是吧? 一个学院的经济学老师,没有一个发现这是个不存在的法律。 确实,隔行如隔山。不能怪老师们。 而杨景媛居然振振有词信誓旦旦零有整地说是2001年通过的,主打一个“我赌你们都看不出我在耍你们”。 如果说经济学专业不懂法律,所以看不出她在编造法律,那么可以理解。 但是,同样图2那么多数据,她一个脚注都没有,没有按基本规范标出任何资料来源。这你们也看不出来吗? 一句“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就当资料来源了? 中国社科院什么调查?什么文件?什么数据?这都不用标的吗? 武汉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那么低的吗? 最基础的学术规范都不用讲的吗? 说得更凶残一点:哪怕这串数据都是她自己信口胡编的,你们也不管吗? (考虑到这个“离婚法”就是她编的,搞不好相关联的这串数据还真就是她自己编的。) 而且这样的情况出现不止一次啊。同一页下方(图3),又是一串数字,没有标资料来源。只说“印度国家犯罪研究局的官方报告”。问题是究竟哪份报告啊?报告名字叫什么啊?这都不用说的吗? 后一页(图4),又是一大串数字和事实陈述,全都事实上没有出处。 比如印度的立法沿革,你是哪里看来的?我国法律预设每个公民都知悉本国的所有法律,但可没预设你知道所有的外国法律啊。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不是你自己编造的? “生育率的世界现状”部分同样狂野。前半部分一堆数字,没标任何资料来源。后半部分仅提了一嘴“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这个“预测”来自哪个文件啊?你是哪里看来的?你怎么能不说呢? 后文她还大量援引一个叫“世界卫生组织2018 年发布的《全球、区域及国家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发生率调查》”的文件。但是在她最后的参考文献里,似乎没有提到这个文件(可能是我眼拙,但我确实没找到)。所以也不知道这个文件的英文名叫啥。反正中文名是查不到这个东西。能查到最接近的似乎是图5这个文件。但问题是图5这个文件是2021年发布的(见图6),并非她论文中声称的2018年发布的。 当然不是说这份文件一定是她编造的。但是至少在我曾就职的一个二流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都要求按照《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这个(虽然是推荐性而非强制性的)国标来做脚注,标明资料来源。武汉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竟然比我们一个二流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要求还低? 就这么直白地说吧:这么多的信息,她都没有按起码的学术规范标明出处,武汉大学的老师们,你们怎么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她自己信口编造的? 毕竟她已经存在编造的情况了,不是吗? 还是那句话: 武汉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那么低的吗? 最基础的学术规范都不用讲的吗? //@世界不留痕迹://@卤煮疫苗:有些信息是属实的,比如世卫组织于2013年发布的《Global and regional estimate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prevalence and health effect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nd non-partner sexual violence》提到了35%的数据,后在包括2021年发布的《Violence against women prevalence estimates, 2018》中也被引用;此外印度的数据来源于《India’s 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 (NCRB), Crime in India 2019》、《India 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 (NFHS-5, 2019–21)》等;关于“家庭计划”其实是表达不严谨,印度是发展中国家里首个开展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rogram的而非所有国家。 【#媒体评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别让性别对立成为舆论的预设立场#】2023年,武汉大学女生杨某发文称,在图书馆自习时被肖某某性骚扰。武汉大学随后以肖某某“存在不雅行为”为由给予记过处分。时隔两年,一审法院近日宣判:不能认定男生肖某某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驳回女生杨某的指控。 判决结果,像一块投入静水的石头,不仅让此前的指控有了司法层面的结论,更将学校此前的“记过处分”推到了舆论聚光灯下,让“撤销处分并道歉”的呼声愈发清晰。毕竟,若连司法机关都无法认定性骚扰,校方当初的处分是否成立,就有必要被重新审视。如果学校仍认定存在不雅行为,就该公开细节和判定程序。 教育的公信力,恰恰体现在“程序透明”与“有错必纠”上。当最初的处分依据被动摇,及时启动复核、澄清事实、纠正偏差,才是对学生权益的基本尊重,也是对教育职责的践行。 人们希望武汉大学正面回应,是希望看到学校的惩戒不是拍脑袋决策,更不会成为息事宁人的工具,而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则为准绳;当错误发生时,纠错的勇气与当初作出处分的果断同样重要。
凯雷
发布时间2025/07/31 04:11:13
120
281
-
1212
骑士身为贵族为何要亲上战场送死?
历史讲解员王汉周
发布时间2025/07/05 15:59:40
33
-
-
701
可爱的鹦鹉好物分享
烧饼卷包子
发布时间2025/07/07 03:20:34
18
42
391
676
“校长,我们做到了!”两张合影见证三年圆梦!
晋城一中
发布时间2025/07/26 04:19:48
20
-
-
657
·更多品牌洞察,请提交声量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