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教育” · 近30天声量数据
作品数作品数趋势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互动数趋势互动数分布
- 公众号6970/86%
- 视频号831/10%
- 抖音218/3%
- 小红书116/1%
- 快手0/0%
- 微博8/0%
- B站0/0%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 | 评论 | 分享 | 收藏 | 获赞 |
---|---|---|---|---|
![]() 南北两线!出发! 摇篮鞍钢 发布时间2025/09/16 08:37:54 | - | - | - | 964 |
![]() 万玮校长:10种思维方式,让教育者从菜鸟走向大师 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 发布时间2025/08/30 11:30:30 | - | - | - | 222 |
![]() 教育首先是关系学。孩子上学不是冲着学习去的,而是为了交朋友。#平和教育 #万玮 #校长说 #学校教育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发布时间2025/09/05 03:30:01 | 9 | 477 | - | 112 |
![]() ![]() 1963年,金庸要去欧洲出差,便请倪匡代笔在报纸上日更的小说《天龙八部》。一个月后,金庸回来发现阿朱被写死了,就抱怨道:“事先不是告诉过你么?书中人物都有用,你写死了让我怎么续?”
1948年,金庸被上海《大公报》派往香港分社工作。11年后,金庸和朋友自起炉灶,在香港创办了《明报》。
倪匡原本只是个杂工,收入微薄,但因为广泛涉猎各种文学读物,让他下笔有神,字字珠玑。
于是,他就通过闲暇时间,给报纸的副刊投稿。时间一长,编辑便和他约稿,请他写连载小说。
倪匡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了一部天花乱坠的小说《活埋》,最后得到90元稿费,这份收入比他小半年的工资还高。
后来,倪匡干脆辞职,做起职业撰稿人。倪匡与很多难产作家相比,算是快枪手,据说,他一小时就能写五六千字,最高产的时候,竟在十多家报刊开设日更专栏。
《明报》创刊后,金庸慕名请到的第一位专栏作家就是倪匡。
彼时,倪匡主要为《明报》写卫斯理系列的科幻小说。而金庸则是写他最擅长的武侠小说。
有一回,金庸打算去欧洲出差,这样一来,自己的连载武侠小说,就得搁置一段时间了。
但他的小说迷众多,一旦搁笔,很可能影响报纸的销量。于是,金庸就让他最信得过的倪匡代笔。
临走前,金庸百般叮嘱,千万不能把自己笔下的人物写死,以后还要用他们推进情节呢。
但倪匡却没按金庸的意思来,以他天马行空的创作特色,决不能有任何写作的桎梏,只有随性而写,才能笔走龙蛇,妙语连珠。
结果写了几集,就送阿朱去了西天。金庸的粉丝们看了,不能接受这么好的人,不被命运善待,于是纷纷给金庸写信,提出相反看法。
等金庸回来,发现阿朱被倪匡写死,再加上读者们批评他的来信,也让他情绪不佳,就找到倪匡跟他抱怨:“不是告诉你别把人物写死么?你让我以后怎么写?”
倪匡便和他道歉,并保证下不为例。金庸听他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也就不好再多说别的了。
不久金庸又出差了,代笔重任再度落到倪匡肩上。此番,金庸拜托倪匡,千万别再把哪个角色写死了。
等金庸回来,却发现阿紫瞎了。倪匡见金庸隐有不悦,便解释道:“你只说了别把角色写死,这点我做到了呀!我这样写是因为不喜欢她,让她多经受点折磨。”
关于金庸请倪匡代笔,网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段子:金庸第一次出差回来后,倪匡告诉他:“我让阿朱被打伤了。”金庸就说:“没关系,我来救!”
金庸便让乔峰抱着身负重任的阿朱,去聚贤庄请薛神医救阿朱一命,最终神医圣手大力回天,阿朱得以生还。
救了阿朱后,金庸又出差了。谁知道回来后,却发现阿朱被写死了。
金庸就为乔峰又安排了一个红颜知己——为爱痴狂疯魔的阿紫。
金庸第三次出差回来,倪匡告诉他:“我把阿紫写瞎了。”
金庸虽说不高兴,但还是忍了下来,他让虚竹学会眼角膜移植术,帮阿紫重获光明。
金庸第四次出差返港,倪匡继续“打击”了他:“我把阿紫写死了。”
金庸精心打造的两个人物,都被倪匡写死了,未免痛心疾首,缓了半晌方问:“阿紫咋死的?”倪匡干脆利落地说:“跳崖自杀。”
金庸问其原因,倪匡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乔峰自杀了。
这是一个略有夸张的段子,但也从侧面展示出了金庸和倪匡都是有态度同时灵感随时喷发的优秀作家。
然而,倪匡虽说是专业作家,却没接受过几天正规教育,知识体系中存在不少知识点的纰漏。有一回,他在《明报》上创作连载小说《地心洪炉》时,竟然在南极弄出个北极熊出来。
不少读者都写来信件指摘,不愿意妥协的倪匡,就回应说:“北极熊确实不在南极,但你觉得人间会有我小说中的主人公存在么?”
读者自然不满意这种解释,就写信给金庸。金庸则不像倪匡那样“硬刚”读者,而是巧妙地回复说:“原来,南极是有北极熊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吃掉了最后一只。”
金庸的回答显然比倪匡更上乘些,虽说都是抵死不认错,但起码不让人反感,读者自然就不会揪着小辫子不放手了。
虽说,倪匡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背景,远不如金庸,但他的写作才华却有目共睹,当年他写的那些大众读物,趣味性极强,给人在茶余饭后提供一个幻想空间,去放松和愉悦身心。
金庸对倪匡的评价也是不吝溢美之词,他用三个无限,概括了倪匡的写作特色:无穷宇宙,无尽时空,无限可能。
其实,金庸的写作风格,也偏向于天马行空,他笔下的江湖风云瞬息万变,丝毫不输倪匡的凌厉,屡屡被翻拍的《倚天屠龙记》,就是金庸先生写作优势的集大成之作。
若干版的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1994年马景涛和叶童、周海媚主演的版本最受网友推崇。 其中,最被津津乐道的,当属它的主题歌以及各种插曲,周华健的《刀剑如梦》,李丽芬的《爱江山更爱美人》,辛晓琪的《两两相望》,哪首都是足以传世的黄金曲目。您喜欢哪个版本的《倚天屠龙记》?#金庸 #倪震 #人物故事 ![]() 观史小阁 发布时间2025/09/05 09:33:00 | 1 | 3 | 7 | 56 |
![]() ![]() 孩子学会交朋友,比考高分更重要? #平和教育 #校长说 #学校教育 #孩子交朋友 ![]()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发布时间2025/09/05 04:00:00 | 1 | 14 | 47 |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