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大 · 近30天声量数据
新东大
声量指数
465.4
作品数 · 
124
账号数 · 
70
互动量 · 
7814
平均互动 · 
63
品牌榜服务支持声量通
声量热度
小红书
抖音
其他平台
想获得更多平台和时间周期数据?前往体验 >
作品数
作品数趋势
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
互动数趋势
  • 抖音
    6614/85%
  • 快手
    507/6%
  • 公众号
    464/6%
  • 微博
    185/2%
  • 小红书
    44/1%
  • 视频号
    0/0%
  • B站
    0/0%
互动数分布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评论分享收藏获赞
『老美给的压力那么大,为什么东大和大俄不结盟共同反击?』 ——首先说第一个原因——历史经验。现在很多人说中俄唇亡齿害,老美人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两国联盟明明就是最好的选择,看不懂为什么我们不做这件事? 那我问你,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尝试过和大俄建立盟友关系?最近100多年,我们和大俄至少结盟过3次,而且每一次都是我们主动向大俄靠近,可结果呢?每一次都闹得不欢而散,给我们造成了重大损失。 第一次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事情,当时清政府刚刚败于日本,为了抵抗日方势力,李鸿章亲自跑去和沙俄签订了著名的《中俄密约》,可结果呢?沙俄打着修铁路的幌子,趁机侵占我国东北的土地。 这就是我国第一次和大俄结盟的结果——引狼入室。 然后第二次是民国时期,1945年,在日本投降前夕,老蒋跑去找斯大林求助,请求苏联派兵攻打日本,两国趁机签订了著名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看名字大家就清楚,这就是已经结盟成功。可结果呢?赶走了日本之后,苏联转头就在东北驻军,大连的港口全部都被控制,更过分的是,苏联还逼着我们承认了外蒙独立。 这就是我国第二次和大俄结盟的结果——领土分裂。 最后是第三次是新东大刚刚成立,1950年,咱们和苏联成为盟友,苏联给钱给技术援助我们搭建工业体系,当时我们以为这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结果赫鲁晓夫上台之后,直接提出了两个过分的要求。 一个是要在东大建立军事基地,比如说长波电台。另一个是想和我们搞联合舰队,可我们当时连渔船都没有几只,所谓的联盟舰队,实际上就是苏联的海军可以随意在我国驻军的意思。 一旦我们答应,那就和日本面对老美是一样的局面,所以我们直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从那以后,中苏翻脸。苏联撤专家、撕合同,让我们的156工程直接烂尾,为了偿还债务,我们还在特殊时期拉着大量的物资还给苏联,导致有三年我们困难到了极致。更过分的是,苏联还频繁的在边境制造冲突,让我国必须常年在北方维持百万规模的驻军,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我国第三次和大俄结盟的结果——反目成仇。 东大人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如果一次两次合不来,可能还是我们的原因,可如果连续三次都出现了不愉快的结局,那说明两国结盟确实不太合适。 第二个原因——国际政治。我们都知道屠龙少年最终变恶龙的故事,所以当我们想要结盟搞阵营对立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像老美那样到处搞军事同盟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一定要记住,新东大的成立,本身就是建立在反霸、反殖民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美苏那种霸权主义的行径,我们第一代领导班子是打心底的看不起,天安门前,如今还挂着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文字呢,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为了对付老美,而走上和老美一样的老路。 这是我们不愿意结盟搞阵营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不结盟可能更符合我国的形象。 很简单的道理,假设我们和大俄结盟,那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要在欧洲用兵?一旦我们亲自下场,那咱们和欧盟的关系还有没有缓和的余地? 第三个原因——国家利益。外交自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是否干预某件事,一定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比如说你有一个哥们,他在外面故意挑衅一个壮汉,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作为一个正常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问清楚具体原因,再去想解决思路。 可如果你和哥们签订了同盟条约,约定了不管任何原因,一旦打架你就必须提供支持,那面对这种情况,你就只能上去打群架,最后一起进号子,毁了你光明的一生。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和大俄结盟,那我们就会被盟友的义务所绑架,在大俄吞并乌东地区的时候,我们也得表示同意,一旦我们这样做了,请问以后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时候,会面临什么样的舆论? 而且现在中俄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不管是经济合作,还是能源科技领域的合作,双方都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真的没有必要非得通过联盟的方式去强化。 更重要的是,一旦联盟建立,就会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谁是大哥,谁是小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平等的关系最终都会走向破裂,所以从我国的利益角度出发,不结盟就是最好的选择。 第四个原因——地缘现实。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中俄两国在地缘层面的利益诉求,其实是不一致的。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主要的利益方向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而大俄的利益核心则在欧洲东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大俄如果想要在欧洲更进一步,我们会觉得和我有啥关系。同样的,我们想要在南海更进一步,大俄也会觉得好像和我关系不大啊。 当双方的利益方向无法一致的时候,就很难绑定在一起共同发力,这也是中俄两国始终不结盟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熟悉历史的和世界地缘的都清楚,这个世界就不允许出现一个横跨欧亚大陆核心区域的超级大国,一旦出现这样的势力,必然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警惕,而东大和大俄一旦结盟成为一体,就意味着一个占据了世界岛核心位置的军事经济体出现了,那必然会加速欧美一体化的进程,会造成世界大乱局,所以我们在和大俄合作的时候,一直都在把握着这个度。 第五个原因——自身实力。试想一下,我们和大俄结盟,到底能得到什么东西?大俄的石油和天然气?不结盟一样可以交易。 大俄的尖端科技?现在在绝大多数领域,我们都超过了大俄。那就是需要大俄的核保护和军力支持?截至2025年,现在全世界基本认定东大是保二争一的军事强国,我们不需要大俄的军力支持,而核武库,根据老美的判断,现在我们也拥有了非常够用的实力。 那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去搞结盟绑定那一套呢?我都不知道我们能从大俄那里得到什么东西,以咱们现在的实力,工业实力超过老美日本德国之和,军事实力一年下水一个英国海军,经济实力大俄更是只等于我们一个省,在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有结盟的必要吗? 我发现网上很多人存在一个严重的思维误区,那就是好的时候恨不得和兄弟穿一条内裤,结果后面两人翻了脸又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敌对关系,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由此可见,这种相处模式是有问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适当的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双方一些调整的空间,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持续。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想要长久维系,归根到底还是利益的稳定置换,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互有往来才能持续,一旦搞成了道德绑架式的捆绑关系,或者居高临下的施舍关系,这样的关系早晚都得分崩离析。 所以我们理解中俄关系,相信国家的判断就行了。前一阵,王毅外长访问大俄的时候重申了中俄关系的三大原则: 第一, 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第二, 中俄平等相待,合作共赢。 第三, 中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原则,也是中俄关系的真相。 #大国博弈 #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大国博弈之中国崛起 #民族复兴 #讨论一下
人间一两风
发布时间2025/07/02 08:20:59
20
158
518
2408
老美给的压力那么大,为什么东大和大俄不结盟共同反击? 首先说第一个原因——历史经验。现在很多人说中俄唇亡齿害,老美人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两国联盟明明就是最好的选择,看不懂为什么我们不做这件事? 那我问你,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尝试过和大俄建立盟友关系?最近100多年,我们和大俄至少结盟过3次,而且每一次都是我们主动向大俄靠近,可结果呢?每一次都闹得不欢而散,给我们造成了重大损失。 第一次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事情,当时清政府刚刚败于日本,为了抵抗日方势力,李鸿章亲自跑去和沙俄签订了著名的《中俄密约》,可结果呢?沙俄打着修铁路的幌子,趁机侵占我国东北的土地。 这就是我国第一次和大俄结盟的结果——引狼入室。 然后第二次是民国时期,1945年,在日本投降前夕,老蒋跑去找斯大林求助,请求苏联派兵攻打日本,两国趁机签订了著名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看名字大家就清楚,这就是已经结盟成功。可结果呢?赶走了日本之后,苏联转头就在东北驻军,大连的港口全部都被控制,更过分的是,苏联还逼着我们承认了外蒙独立。 这就是我国第二次和大俄结盟的结果——领土分裂。 最后是第三次是新东大刚刚成立,1950年,咱们和苏联成为盟友,苏联给钱给技术援助我们搭建工业体系,当时我们以为这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结果赫鲁晓夫上台之后,直接提出了两个过分的要求。 一个是要在东大建立军事基地,比如说长波电台。另一个是想和我们搞联合舰队,可我们当时连渔船都没有几只,所谓的联盟舰队,实际上就是苏联的海军可以随意在我国驻军的意思。 一旦我们答应,那就和日本面对老美是一样的局面,所以我们直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从那以后,中苏翻脸。苏联撤专家、撕合同,让我们的156工程直接烂尾,为了偿还债务,我们还在特殊时期拉着大量的物资还给苏联,导致有三年我们困难到了极致。更过分的是,苏联还频繁的在边境制造冲突,让我国必须常年在北方维持百万规模的驻军,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我国第三次和大俄结盟的结果——反目成仇。 东大人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如果一次两次合不来,可能还是我们的原因,可如果连续三次都出现了不愉快的结局,那说明两国结盟确实不太合适。 第二个原因——国际政治。我们都知道屠龙少年最终变恶龙的故事,所以当我们想要结盟搞阵营对立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像老美那样到处搞军事同盟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一定要记住,新东大的成立,本身就是建立在反霸、反殖民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美苏那种霸权主义的行径,我们第一代领导班子是打心底的看不起,天安门前,如今还挂着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文字呢,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为了对付老美,而走上和老美一样的老路。 这是我们不愿意结盟搞阵营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不结盟可能更符合我国的形象。 很简单的道理,假设我们和大俄结盟,那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要在欧洲用兵?一旦我们亲自下场,那咱们和欧盟的关系还有没有缓和的余地? 第三个原因——国家利益。外交自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是否干预某件事,一定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比如说你有一个哥们,他在外面故意挑衅一个壮汉,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作为一个正常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问清楚具体原因,再去想解决思路。 可如果你和哥们签订了同盟条约,约定了不管任何原因,一旦打架你就必须提供支持,那面对这种情况,你就只能上去打群架,最后一起进号子,毁了你光明的一生。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和大俄结盟,那我们就会被盟友的义务所绑架,在大俄吞并乌东地区的时候,我们也得表示同意,一旦我们这样做了,请问以后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时候,会面临什么样的舆论? 而且现在中俄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不管是经济合作,还是能源科技领域的合作,双方都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真的没有必要非得通过联盟的方式去强化。 更重要的是,一旦联盟建立,就会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谁是大哥,谁是小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平等的关系最终都会走向破裂,所以从我国的利益角度出发,不结盟就是最好的选择。 第四个原因——地缘现实。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中俄两国在地缘层面的利益诉求,其实是不一致的。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主要的利益方向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而大俄的利益核心则在欧洲东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大俄如果想要在欧洲更进一步,我们会觉得和我有啥关系。同样的,我们想要在南海更进一步,大俄也会觉得好像和我关系不大啊。 当双方的利益方向无法一致的时候,就很难绑定在一起共同发力,这也是中俄两国始终不结盟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熟悉历史的和世界地缘的都清楚,这个世界就不允许出现一个横跨欧亚大陆核心区域的超级大国,一旦出现这样的势力,必然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警惕,而东大和大俄一旦结盟成为一体,就意味着一个占据了世界岛核心位置的军事经济体出现了,那必然会加速欧美一体化的进程,会造成世界大乱局,所以我们在和大俄合作的时候,一直都在把握着这个度。 第五个原因——自身实力。试想一下,我们和大俄结盟,到底能得到什么东西?大俄的石油和天然气?不结盟一样可以交易。 大俄的尖端科技?现在在绝大多数领域,我们都超过了大俄。那就是需要大俄的核保护和军力支持?截至2025年,现在全世界基本认定东大是保二争一的军事强国,我们不需要大俄的军力支持,而核武库,根据老美的判断,现在我们也拥有了非常够用的实力。 那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去搞结盟绑定那一套呢?我都不知道我们能从大俄那里得到什么东西,以咱们现在的实力,工业实力超过老美日本德国之和,军事实力一年下水一个英国海军,经济实力大俄更是只等于我们一个省,在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有结盟的必要吗? 我发现网上很多人存在一个严重的思维误区,那就是好的时候恨不得和兄弟穿一条内裤,结果后面两人翻了脸又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敌对关系,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由此可见,这种相处模式是有问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适当的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双方一些调整的空间,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持续。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想要长久维系,归根到底还是利益的稳定置换,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互有往来才能持续,一旦搞成了道德绑架式的捆绑关系,或者居高临下的施舍关系,这样的关系早晚都得分崩离析。 所以我们理解中俄关系,相信国家的判断就行了。前一阵,王毅外长访问大俄的时候重申了中俄关系的三大原则: 第一, 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第二, 中俄平等相待,合作共赢。 第三, 中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原则,也是中俄关系的真相。#讨论 #大国博弈 #内容启发搜索 #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大国博弈之中国崛起
洋洋.
发布时间2025/07/02 06:40:53
7
66
311
1885
新东大家的雪花大鸡排破价啦!到手17片还能薅券阿!快囤!可好吃了! #香酥鸡排 #鸡排 #大鸡排
吃货朵朵~
发布时间2025/07/05 08:47:48
29
42
77
152
黄仁勋来华前夕,美国连出狠招,东大为何成了意外赢家?
华山穹剑
发布时间2025/07/14 12:31:57
8
-
-
149
英伟达CEO黄仁勋将于7月16号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黄仁勋计划在9月推出的“全新东大特供AI芯片”,被业内视为一次“性能升级尝试”。据产业链消息,这款芯片可能采用7nm工艺,算力接近H100的70%,但通过优化架构避开了美国的“算力阈值限制”。若顺利落地,不仅能让东大AI企业的训练效率提升30%以上,更能让英伟达在华营收再涨200亿美元。 这正是黄仁勋访华的核心目的:在合规框架内,敲定新芯片的合作细节,同时稳住与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客户的长期合作。
题材哥
发布时间2025/07/14 13:02:11
0
3
-
90
·更多品牌洞察,请提交声量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