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山 · 近30天声量数据
歌乐山
声量指数
705.0
作品数 · 
3864
账号数 · 
2510
互动量 · 
19w
平均互动 · 
49
品牌榜服务支持声量通
声量热度
小红书
抖音
其他平台
想获得更多平台和时间周期数据?前往体验 >
作品数
作品数趋势
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
互动数趋势
  • 抖音
    9.3w/49%
  • 公众号
    3.5w/19%
  • 小红书
    2.9w/16%
  • 微博
    1.8w/9%
  • 视频号
    1w/6%
  • 快手
    2483/1%
  • B站
    554/0%
互动数分布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评论分享收藏获赞
#重庆 7月17日10时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17日13:00-19:00,天星桥街道、磁器口街道、沙坪坝街道、小龙坎街道、土湾街道、联芳街道、土主街道、陈家桥街道、回龙坝镇、青木关镇、双碑街道、凤凰镇、覃家岗街道、新桥街道、渝碚路街道、石井坡街道、童家桥街道、井口街道、丰文街道等19个镇街,日最高气温将升至40-43℃;中梁镇、歌乐山街道、山洞街道等3个镇街,日最高气温将升至37-40℃ #极端天气 #40度的高温天气 #注意防范 ⚠️
魅力固始
发布时间2025/07/17 02:57:41
3017
7714
2118
1.5w
歌乐山辣子鸡 小姨妹想吃鸡了,给她做个不一样的歌乐山辣子鸡,辣椒里面挑鸡块,真是太香了#我的乡村生活 #乡村守护人
董姐夫美食
发布时间2025/07/03 10:41:28
160
140
833
5354
小萝卜头(1941年3月15日—1949年9月6日),本名宋振中,乳名森森,别名小萝卜头,江苏邳县(今邳州市)人,为宋绮云和徐林侠的幼子。他一岁的时候就和父母一起被捕入狱,受尽了敌人的折磨和摧残。在监狱里,由于严重缺乏营养、发育不良,头大身小,难友们都称他为“小萝卜头”。他没有纸、笔,没有教科书,但他学习非常努力、刻苦,进步很快。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如成为狱中为难友们传递消息的“小交通员”。他在八个月大时随父母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9年9月,年仅8岁的他就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歌乐山下的松林坡,为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重庆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英名被后人铭记。
历史追随者5848
发布时间2025/07/19 00:02:03
736
30
422
4173
1981年秋天,一个身影出现在重庆歌乐山白公馆的展厅,她六十多岁,穿着灰色中山装,头发盘起,手里攥着一朵白菊花,她走到一张黑白照片前,忽然停住了脚步,眼神定在那张年轻的脸上,像是穿过了三十多年时光。她伸出手,轻轻摸着玻璃外的那张脸,嘴里哽咽着吐出一句话:“晓轩,我来看你了。” 那一刻,展厅里的气氛一下子变了,人群停了下来,没人说话,照片上的人,是许晓轩,1949年11月27日,他倒在白公馆的血泊里,牺牲时33岁,他的妻子姜绮华,等了他一辈子。 几十年来,姜绮华没讲过太多,那些事,她放在心里,直到这一天,她才决定重新走进这个曾关押丈夫的地方。 门口悬挂的“白公馆革命历史陈列馆”六个大字,在风中显得格外沉重,她脚步慢,每走一步,像是在回到那个寒冷的年代。 展厅很亮,墙上挂着一张张烈士的遗像,讲解员站在前头讲得投入,说到江竹筠、陈然、小萝卜头,游客们都点头称赞。 但姜绮华谁都不看,她只一张张找,眼睛扫过每一张脸,心里像被刀子割。 她记得许晓轩的眼神,那是她在1938年见过的眼神,那年,他们在重庆一家职业互助会活动中认识。 他做工厂宣传,她教妇女识字,他不爱多说话,写文章时认真得吓人,两人相处不久就成了伴侣。 结婚时没办酒席,只摆了两碗热干面,他说革命不能等,她说,家也不能不管。 结婚那年是1934年,三年后女儿许德馨出生,女儿刚出生,许晓轩就走进了党的秘密组织。 白天做宣传,晚上印《青年生活》,屋里总是堆满纸张和铅字,同志们进出频繁,她做饭、缝衣服、藏文件,尽力不让邻居察觉,家不像家,更像一个隐蔽据点。 1940年春天,一切被打破,有人出卖了他。那天夜里,姜绮华做了碗热汤面,等他回家。 可等来的,是警察的皮鞋声,她站在门口,看着他被反剪着双手押走,那一夜,女儿还在襁褓中睡着,她一夜没合眼。 几天后,她托人给他送去换洗衣服,衣服里夹着张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宁关不屈。”她手一抖,字条差点掉地上,她知道,那是诀别。 从望龙门、到息烽、再到白公馆,许晓轩几次转押,每一次,她都试图探听消息,但换来的只有模糊回应。 她去监狱门口送衣服,被赶出来,她托关系找律师,被拒绝,没人愿为一个“政治犯”说话。 许晓轩在监狱里没有停下斗争。他组织难友建立党小组,还设法传递情报,他曾被逼刻“忠于党国”四个字,他反手砸断手指,换来一纸报告说“手工不利”。 还主动替一位狱友顶罪,保下《挺进报》的秘密,他用命在守一个信仰。 在白公馆里,有一次劳作,他看见一棵野生小石榴,他悄悄挖起带进院里,用喝水的碗舀水浇灌。 他说这棵树能开花,就说明人还有希望,几十年后,这棵石榴树还活着,枝繁叶茂,就种在白公馆内院。 1947年,有人冒险带出他的信,他在信里只写了短短几句话:“德馨懂事了吗?你多操心孩子,不用挂念我,盼有重聚日。”她攥着那封信,眼泪一夜没停。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三天,特务开始大屠杀,白公馆被枪声震响,那晚,200多名烈士在黑夜中倒下。 有人在死前高喊“共产党万岁”,许晓轩也在其中,没留下遗体,也没留下遗言,只有那棵石榴树,还在长。 解放后,姜绮华才知道丈夫牺牲了,她带着女儿回到江南,靠缝补和教书为生,女儿渐渐长大,她不讲许晓轩的事,等女儿问起,她只说:“你爸做的是正事。” 一晃三十年过去,女儿已成家立业,她却没再嫁,有人劝过她,她摇头,说话不多。 1981年,她终于踏进了这个地方,听讲解员说,石榴树还在院里,她立马走过去,花正在开,红得刺眼,她伸手摸了摸树干,像是摸着许晓轩的手。 她没哭,也没说话,过了会儿,她转身又回展厅,在那张照片前,她把手里的白菊轻轻放下。 “我来看你了,”她轻声说,“我带着你的女儿过完了这一生。” 那天傍晚,她离开白公馆时,天边的光刚刚落下,夕阳照着石榴花,一片通红,人们还在展厅里讲解、拍照,没人知道她是谁,但那张照片上的人,她用了一辈子在等。 这段故事没有留下雕像,也没有留下多少文字,可在白公馆那棵石榴树下,每年开花的时候,总有人在那儿站一会儿,默默地看着它。就像她那天一样。
陈年杂事
发布时间2025/07/01 08:13:55
148
19
153
2470
#磁器口新玩法##千年古镇磁器口# #沙坪坝很可以[超话]# 【沙坪坝的夏天藏了个诗画江南】连日的晴空把磁器口泡在蜜糖光里,歌乐山巅的云絮像被风揉散的棉花糖☁。青石板路蜿蜒过千年,宝轮寺的红墙锁着禅意,嘉滨巷的叶影漏下碎金——这里的时间总比外界慢半拍。 新晋的梵高咖啡馆飘着艺术香,涂鸦墙转角就能撞见俏皮的现代笔触。游人们举着冰粉穿街走巷,把蝉鸣、茶香与飞翘的檐角一齐装进镜头📸。 点击收好这份古今交错的漫游指南:倚栏听风处→宝轮寺红花绿树;出片王者→和美大院涂鸦墙;文艺浓度MAX→梵高咖啡馆露台。 这个夏天,就来磁器口感受盛夏的浪漫吧!
沙坪坝发布
发布时间2025/07/25 06:36:28
53
1858
-
2395
·更多品牌洞察,请提交声量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