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MERCURY” · 近30天声量数据
作品数作品数趋势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互动数趋势互动数分布
- B站1.8w/92%
- 公众号1066/5%
- 小红书432/2%
- 微博183/1%
- 快手0/0%
- 抖音18/0%
- 视频号33/0%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 | 评论 | 分享 | 收藏 | 获赞 |
---|---|---|---|---|
![]() ![]() 【假象时间线】Part1 Song5|假象《好战》但是来的是“腐败危机”Retep...? -水星_Mercury 发布时间2025/07/17 11:53:59 | 977 | 145 | 1618 | 1789 |
![]() ![]() 【错误化恶搞之家/任务】番外2:保护《灾难Meekmix》Stewie不能让他被救赎 Boki_Kiwi 发布时间2025/07/13 09:24:04 | 388 | 60 | 1156 | 1196 |
![]() 生民无疆:20个英文单词透露出西方天文学的真实源头 生民永无疆 发布时间2025/07/15 14:31:46 | 40 | - | - | 509 |
![]() 【太阳系·十大天体拟人】 【奥比岛·主题穿搭】 时间 发布时间2025/07/19 10:37:33 | 14 | 7 | 106 | 218 |
![]() ![]() #天文航天##天文科普#
🥇水星|历经沧桑但深沉低调的短道速滑冠军
🍃水星(Mercury)是太阳系最内侧的行星,也是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中国古称"辰星",因司马迁观测其呈灰色,按五行学说归为水属;欧洲以古罗马信使神墨丘利命名,喻其运行迅捷。这颗行星以极端温差、密集环形山和独特的轨道共振,成为太阳系中极具特色的天体。
🌈基本特性与轨道🌈
🍃水星是类地行星,表面遍布环形山,地质活动已停滞数十亿年。它无四季变化,是唯一与太阳形成轨道共振的行星——每自转3圈,恰好绕太阳公转2圈,因此一"太阳日"(太阳两次过中天的间隔)长达176地球日,相当于两个水星年(公转周期87.97地球日)。
🍃其轨道离心率最大(0.2056),与太阳距离在4600万-7000万千米间变动,近日点时速度显著加快。轨道平面与地球黄道面倾斜7度,转轴倾角近乎为零(小于0.027度),极点观测者所见太阳高度极低。这种特殊轨道导致水星表面出现奇特现象:近日点前后,太阳视运动可能停滞甚至逆行,部分区域会经历"日出-日落-再日出"的循环。
🌈物理特征🌈
🍃水星表面昼夜温差极大,白天达427℃,夜间降至-173℃,是太阳系温差最大的行星。它拥有太阳系占比最大的铁核(约占体积57%),形成了全球性磁场(虽强度仅为地球1%),这一发现曾令科学家惊讶,因缓慢自转本不应产生发电机效应。
🍃其内部结构分为三层:固体内核、液体外核、固体硅酸盐地幔与地壳,整体密度较高。表面无大气,仅有极稀薄的外逸层(含氢、氦、氧等元素),无法保温或形成气候,故无风雨侵蚀,环形山得以长期保存。
🌈观测与发现史🌈
🍃水星是人类最早观测的行星之一,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记录。希腊人曾误认其为两颗天体(晨星与昏星),直到毕达哥拉斯确认其为同一行星。1859年,勒维耶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无法用牛顿力学解释,这一谜题最终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破解(每世纪43角秒的相对论效应)。
🍃观测水星颇具挑战,因它距太阳极近(最大距角仅28.3°),仅能在晨昏时可见,视星等在-2.48至7.25等之间。北半球最佳观测期为春秋分前后,南半球因纬度较低更易观测。哥白尼因时代局限和地理条件,一生未能亲眼见到水星。
🌈表面与地质🌈
🍃水星表面与月球相似,布满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开始为其命名,其中21座以中国历史人物命名,包括李白、李清照、鲁迅等。其地壳为单一板块,约35亿年前因冷却收缩停止火山活动,此后主要受撞击改造。
🍃关于其高密度成因,主流假说认为早期曾遭巨型天体撞击,剥离了大部分外层物质,留下以铁核为主的结构。表面还存在巨型陡坡,推测是核心冷却收缩导致地壳褶皱的结果。
🌈探测任务🌈
🍃人类对水星的近距离探测始于1974-1975年的"水手10号",它三次飞掠水星,拍摄了45%表面,发现了磁场和稀薄大气。2011年进入轨道的"信使号"首次实现全面探测,揭示了水星的火山活动历史、两极冰存迹象及磁场细节。目前"贝比科隆博号"探测器正在执行探测任务,将进一步探索其内部结构与演化。
[微风]作为太阳系的"近邻",水星的极端环境和独特演化路径,为研究行星形成、磁场起源等提供了关键线索,仍是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微博兴趣创作计划# ![]() 泡小芙pastry 发布时间2025/07/17 16:03:16 | 1 | 0 | - | 55 |
·更多品牌洞察,请提交声量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