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遇 · 近30天声量数据
稀遇
声量指数
435.6
作品数 · 
103
账号数 · 
95
互动量 · 
1219
平均互动 · 
11
服务支持声量通
声量热度
小红书
抖音
其他平台
对数据存疑?联系顾问
作品数
作品数趋势
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
互动数趋势
  • 公众号
    952/78%
  • 微博
    123/10%
  • 抖音
    76/6%
  • 小红书
    68/6%
  • 快手
    0/0%
  • 视频号
    0/0%
  • B站
    0/0%
互动数分布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评论分享收藏获赞
这味中药,护肺又润肠,还有2种养生吃法推荐
广东中医药
发布时间2025/09/08 07:02:33
-
-
-
195
巧解秋燥扰,这味药护肺又润肠,两款养生吃法收藏好|本草驿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发布时间2025/09/06 03:40:42
-
-
-
72
#祛痰# 为什么说白痰在肺,粘痰在脾,老痰在肾? “白痰在肺,粘痰在脾,老痰在肾” 是中医基于脏腑功能与津液代谢的关系,对不同性状痰液所属病位的总结,核心逻辑是:肺、脾、肾三脏在 “水湿运化→津液生成→痰饮排出” 中各司其职,任一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导致水湿停滞生痰,且痰液性状会随病位(脏腑)和病理状态不同而变化。以下从中医理论逐一解析: 一、白痰在肺:肺主通调水道,直接 “贮痰” 中医认为 “肺为贮痰之器”,肺是痰液最直接的储存和排出器官,白痰多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或外感邪气犯肺)相关,是肺本身受邪或功能减弱的 “直接信号”: 生理基础:肺主呼吸,还负责 “通调水道”—— 将脾运化来的津液,通过宣发(输布到皮肤、呼吸道)、肃降(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转化为汗液、尿液排出。若肺的功能受阻,津液无法正常代谢,就会停聚在肺窍(气管、支气管),凝结成痰。 白痰的特点与病理: 白痰通常清稀、泡沫状或稀薄白腻,无明显异味,多因两种情况: 外感风寒犯肺:比如受凉后感冒,风寒邪气束缚肺气,肺不能正常宣发,津液停滞成白痰,常伴鼻塞流清涕、怕冷; 肺气虚弱:长期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导致肺气虚,推动津液的能力减弱,水湿滞留生白痰,常伴气短、乏力、遇冷咳痰加重。 简单理解:肺是 “痰的仓库”,白痰是肺这个 “仓库” 直接出了问题(要么被风寒 “堵了门”,要么自身 “力气不够” 运走津液)。 二、粘痰在脾:脾主运化水湿,是 “生痰之源” 中医强调 “脾为生痰之源”,粘痰的核心是 “湿邪粘稠”,而脾是运化水湿的 “核心器官”,粘痰多因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不能转化为津液,反而聚成 “痰湿” 所致: 生理基础:脾的核心功能是 “运化水谷精微” 和 “运化水湿”—— 吃进去的食物和水,靠脾转化为营养(精微)和有用的津液,再输送给肺、肾。若脾的运化能力下降(脾虚),或吃多了油腻、生冷、甜腻食物(伤脾),水湿就会在体内 “堆积”,变成粘稠的 “痰湿”,再通过血液或经络输送到肺,形成粘痰。 粘痰的特点与病理: 粘痰通常粘稠、不易咳出(咳在喉咙里 “粘住”,吐不净),颜色偏白或淡黄,常伴舌苔厚腻,多因: 脾虚湿盛:脾无力运化水湿,湿邪变粘稠,比如痰湿体质的人,平时总觉得痰多粘喉,还伴腹胀、大便粘马桶、身体沉重; 脾湿化热:若湿邪长期滞留,郁而化热,粘痰会偏黄稠(但仍以 “粘” 为核心),伴口苦、口粘腻。 简单理解:脾是 “痰的生产线”,粘痰是脾这个 “生产线” 出了故障(运化不了水湿),生产出的 “不合格粘稠产品”,再送到肺这个 “仓库” 里。 三、老痰在肾:肾主水液蒸腾,是痰饮 “根本” “老痰” 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痰(如慢性咳喘、肺气肿患者的痰,咳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时好时坏),中医认为肾是水液代谢的 “根本动力”,老痰的核心是 “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湿长期停滞,形成顽固难消的痰: 生理基础:肾主 “水液代谢”,靠 “肾阳” 的 “蒸腾气化” 作用,将肺输送下来的津液 “烧开”—— 一部分转化为 “清液”,再上升回肺(滋润呼吸道);一部分转化为尿液排出。若肾阳不足(火力不够),或肾阴亏虚(水液源头不足),水液无法正常蒸腾,就会长期停聚成 “寒痰” 或 “燥痰”,且因肾是 “先天之本”,功能失调后难以快速恢复,导致痰饮 “反复难除”,成为 “老痰”。 老痰的特点与病理: 老痰通常量多、质地顽固(要么清稀如水,久咳不净;要么粘稠成块,颜色偏白或灰黑),常伴: 肾阳虚:老痰清稀,遇冷加重,伴腰膝酸软、怕冷、夜尿多(肾阳不足,无法蒸腾水湿); 肾阴虚:老痰粘稠少津,伴口干、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肾阴不足,虚火灼津,痰变粘稠难消)。 简单理解:肾是 “水液代谢的发动机”,老痰是发动机 “动力不足”(肾阳亏)或 “燃料不够”(肾阴亏),导致水湿长期 “积在油箱里”,变成难以清理的 “顽固痰”,且会反复影响肺和脾,让痰 “断不了根”。
皮肤病专家李志忠
发布时间2025/09/22 10:34:00
5
42
-
38
咳嗽变异性哮喘总不好?止咳没用,根源在肺寒不化、气道高敏 反复干咳、夜间加重,遇冷风、油烟就呛咳不止,止咳药、消炎药换了多种,却始终断不了根?很多人陷入了 “只治咳、不治因” 的误区。大家好,我是医生黄争光。 常规治疗多以镇咳、抗炎为主,虽能暂时压制症状,却回避了关键问题:为何别人不受刺激,你却频繁咳嗽?真相是,外界刺激只是诱因,肺寒内停与气道高敏才是病根,只止咳不除寒、不调气道,咳嗽必然反复发作。 核心误区是把咳嗽症状当病根。肺主宣发肃降,若寒邪侵袭肺部,阳气被遏,宣降功能失调,津液不得布散,就会引发持续干咳;肺寒日久,气道失于温养,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度大幅下降,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出现痉挛性咳嗽。此时只吃止咳药,如同堵住喉咙却不驱散肺中寒气,还常伴随怕风怕冷、痰少清稀、遇寒咳重等肺寒信号。 解法要从 “镇咳” 转向 “除寒调气道”:重心从压制症状移到温肺散寒、调和气道功能。驱散肺中寒邪,恢复肺的宣降之能,同时改善气道的敏感状态,增强其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度,体质调和后,咳嗽才能真正断根,为呼吸健康筑牢基础。 目前正在 — 招 — 募 —100 名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参与很简单,调理方法不保留,能帮一个是一个,打 “参与” 就行。辨证后發你专属,希望能帮到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医学科普
呼吸科博士王林洋
发布时间2025/09/25 09:43:38
16
4
10
29
秒背方剂这一刻的含金量—黄土汤
细辛
发布时间2025/09/04 23:20:57
8
2
7
21
稀遇声量热度报告
声量指数
435.6
作品数 · 
103
账号数 · 
95
互动量 · 
1219
平均互动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