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点 · 近30天声量数据
超点
声量指数
832.0
作品数 · 
4858
账号数 · 
2990
互动量 · 
78.8w
平均互动 · 
162
品牌榜服务支持声量通
声量热度
小红书
抖音
其他平台
想获得更多平台和时间周期数据?前往体验 >
作品数
作品数趋势
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
互动数趋势
  • 微博
    45.6w/58%
  • 抖音
    13w/17%
  • 视频号
    9.9w/13%
  • 小红书
    7.7w/10%
  • 快手
    1.1w/1%
  • 公众号
    1.1w/1%
  • B站
    682/0%
互动数分布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评论分享收藏获赞
#今日热点 贴砖占满了整个生活,早上起的早,晚上下的晚,还没到点就上班,超点下班,有时候还要麻烦保安大哥敲门脆催着下班,每天重复环绕着,只有晚上躺在床上的那刻起才是属于自己的#瓦工铺贴瓷砖 #记录我的工地生活,#施工现场实拍
天水贴砖霞
发布时间2025/07/21 10:23:50
843
764
4489
3.1w
如果说分手是苦痛的超点,那在终点之前我愿意再爱一遍#他的日常时光#动漫视频#切片
張煜啟.
发布时间2025/07/24 13:49:49
220
3041
-
1.8w
季度图断崖反超点位❗️❗️
Vv(蛋仔派对)
发布时间2025/07/18 04:25:42
450
656
5044
1.1w
赶在上周超点看了《长安的荔枝》,先说结论,我很喜欢,后劲很大,并且剧情很简练,不复杂,没有那种什么几个篇章迂回组成的故事。它就是电影版的历史故事,清晰明朗,老少皆宜,荔枝使运送荔枝一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就是实实在在的属于平凡人的记录,但在这个短短的两小时中,你能很清晰地看到一些叛逆。 以下犯上的叛逆,性别视角的叛逆,以及老天爷刁难我,我硬是杀出一条生路的叛逆。这种叛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难能可贵。活得好辛苦的每个人,还在为这种“对生活的叛逆”而努力。 如果让我在夏天挑一个故事分享,我选择这枚荔枝作为我的解药。它不止停留在作为阿爷的李善德视角,它也是一个大的序幕,关于「唐」如何走向衰落,朝代的阵雨里,普通个体如何躲在檐下呼吸。 《李白》那首歌其实我一直欣赏不来,人们歌颂时代的辉煌,却从未见凡人的不堪。李善德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离不开每个人的帮助,而我最欣赏的是那句「就算是输,也要知道倒在多远的远方」。 白客演的苏谅是不被理解的商人、刘俊谦演的林邑奴是一个连身份都没有的跟班,再到荔枝园的小女孩,每个角色鲜活,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没有阶级鲜明的区分,可是对于古代人来说,衣冠、容貌,不都在“写”这种鲜明吗。 我想可能是电影版真的有把「人」作为了叙述的主体,人们在为了一个目标、一个终点奔跑的过程中,那些无光紧要的虚荣早该被遗忘。 有人从虚荣里跳出,有人陷在虚荣里。画幕顶部不停出现距离贵妃的贺宴还剩多少多少天,可是想吃荔枝的真的是贵妃吗。其实不是,而是一群贪得无厌的男人。以及在反派塑造上,电影里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落在无用的白描,它想讲的内容朴实,干净,想到欢声笑语的那个夜晚,李善德在纸面上绘出路线,《长安的荔枝》是在讲人在历史里,更是在讲人从历史中走出。 走出历史的人,他的重点就不再是名利,而是告别。告别自己的一生,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看淡繁华的熙熙攘攘,找回最后的归宿。杨幂演的郑玉婷蛮好蛮好,终于不是别的古装剧里那些导演捏造出来的羸弱女子形象,而是以“巴掌”打得响亮出名的郑玉婷。 蛮好,蛮好,这也是我想给《长安的荔枝》影版的一个定义。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故事里找到感动自己,顿感「蛮好」的那个画面,今天见! #长安的荔枝在讲人从历史出走#
朋克小狗认真备考版
发布时间2025/07/18 03:31:27
148
6534
-
1w
#锦绣芳华后劲太大了# 《锦绣芳华》最后几集真的,属于是让人一边心里叫「别这么狠」,一边又忍不住屏住呼吸继续看的好看 (我超点看完了,以下涉及结局,剧/透/慎/入) 从第19集烧尾宴开始,《锦绣芳华》的剧情开始狂飙突进,直接亮出刀子:宁王在席间笑意盈盈地举杯,叫三郎杀蒋长扬。用兄友弟恭,来布局里最经典的杀局试探,恨得牙痒痒的同时也不得不说,这段拍得真好啊。他想看看这个弟弟敢不敢真动手,如果真动手了那这位也留不得了。三郎没动,下一秒,宁王亲自动手 昨儿我一直想知道后续,第一时间超前点播了,刚刚立刻看完。最后是刺偏了半寸,留了花鸟使一条命。当然不是心软,留下活口必有算计 蒋长扬「死」了,朝局的清/洗才刚刚开始。宁王开始清查余党,他口里说的是肃清,是防止暗桩动乱,实际是为下一步登/基做准备。要应天受命,要名正言顺,最重要的是控制住各方人马 宁王这个角色其实我真的很喜欢,正是他的压迫感、他能把三郎、花鸟使玩弄于鼓掌,才更说明主角们的反抗是有意义的,是艰难的。宁王非常明白了,王朝的更替表面是兵戈,底下是人心。他没有一口气吞下,而是等着局势自己崩成对他有利的样子。这种把「谋划」写进人物心思里的写法,很难得,也避开了反派的脸谱化。观众看到的不只是反派的手段,更是那个时代里,权力更迭本来的面目 局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下,终于也迎来《国色芳华》和《锦绣芳华》里(我觉得)最爽的一幕:蒋长扬归来 花鸟使策划已久的后手来得淋漓酣畅,明面上他主动背了全部的罪,假意交出余党的名单,实际上是虚虚实实,引/蛇/出/洞。他把暗卫藏得很深,自己做了局中的弃子。最后引宁王手下触发机关放出鸽子,打破了宁王制造的信息封锁。蒋长扬作为谋士的智慧在这一刻彻底立住了。他不单是活了下来,更用自己的假死完成了一次权/力上的翻盘 朝堂之争最终导向的还是兵///权的争夺。河东两军对垒,蒋长扬作为有武力值的谋士没有选择在正面 硬刚,而是担任了敌 /后刺//杀的任务。几番交手下来也难分胜负,最终成功夜袭宁王营帐,拿出了圣人的敕旨,当众宣告宁王为叛//党,宁王阵营的河西军其实也是三郎阵营的一员。宁王已经没有退路了,按照戏剧惯性,这时候大反派往往会崩溃认输,可宁王没有。他选择刺破名正言顺的那一层皮,再为自己一博 刘畅呢?他是整个故事里最复杂的人。他不是完全的恶人,也不是可怜虫。他不过是想活着,拼命想活着。他审时度势,选择倒戈,结果最后一刀却来自张谦,那个最像自己的张谦。张谦疯了,但疯的那一刻,反而成了全剧最干净的执行者 《锦绣芳华》好看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故事写成单一的胜负,不是非赢即输的清爽对决。它把所有人的命运都编进了这个朝堂和沙场混合的棋局里。宁王聪明,蒋长扬也聪明,实际上我觉得刘畅更聪明。可人和人之间的局面,从来不是聪明就能解的。观众在看的时候,既想看到正义得胜,又不得不承认,现实里很多时候正义并不自动获胜。最后赢的,是手段,是时机,以及历史本身的无常,能活下来的胜者,才有讲故事的资格 烧尾宴、假死、暗桩、敕旨,甚至刘畅的背叛和被杀,最后几集情节层层翻转,其实也能看出编剧的作者视角:有些局是无法干干净净结束的。你站在哪一边,你就得承担那一边的代价 我很喜欢结尾这几集,因为不止有儿女情长,更好看的是聪明人的搏杀,以及能体会到的,每个角色心里的不得已。三郎、花鸟使、何惟芳、陆侍郎、徐祭酒、穿鱼和射雁,前赴后继拼命守住的,不过是一个还能喘息的秩序 胜利没有神圣感,只有责任感。所有角色都在不断把自己推到下一场困局里,从来没有简单的逆袭。把朝堂、沙场、个人、集体,揉成一团,告诉观众:没有人是完全的赢家。《国色芳华》和《锦绣芳华》,愿意把这说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电影正当夏#
罐头辰
发布时间2025/07/13 10:30:24
1095
3463
-
9175
·更多品牌洞察,请提交声量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