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明 · 近30天声量数据
黄仕明
声量指数
677.5
作品数 · 
357
账号数 · 
165
互动量 · 
15.5w
平均互动 · 
435
服务支持声量通
声量热度
小红书
抖音
其他平台
对数据存疑?联系顾问
作品数
作品数趋势
作品数分布
互动数
互动数趋势
  • 抖音
    5.4w/35%
  • 视频号
    5.2w/34%
  • 公众号
    2.1w/14%
  • 微博
    1.6w/11%
  • 小红书
    1.1w/7%
  • 快手
    0/0%
  • B站
    0/0%
互动数分布
代表作品
作品导出
深度报告
内容评论分享收藏获赞
人生建议:不要长期待在家里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些生活美满内心充实的人,都有个特征——不厌其烦地往外跑。 别说休年假去旅游,就是个普通周末,都带着一家人各处玩。 曾经,我也很不理解,觉得在家歇歇不好嘛。 但接触过一些很宅的朋友后,我终于明白: 整天待在家里,人会慢慢地像见不着阳光的盆栽一样萎靡不振。 工作上的勾心斗角,生活中的琐碎日常,还有和人打交道的麻烦…常常把我们耗得身心疲惫。 可生命是需要滋养的,能量是流动的,人不能长期生活在逼仄的环境中。 只有走出去,才能为生命攒够能量。 01、废掉一个人,就让他长期待在家里。 认识一位写作圈的朋友。 她有一个硬性规定——绝不在家工作。 在她看来,每天出门,非常有必要。 想当初宅家时,她每天九十点才起床,之后一会吃点零食,一会看看电视,一会收拾东西。 经常是一眨眼一天就过完了,什么要紧的事都没干成。 长时间待在家里,她感觉脑力和体力都不行了。 为了拯救自己,她这才下决心排除万难出门工作。 坚持一段时间后,她终于找回了积极的心态,处理各种事情都很得心应手。 她曾说:不想让自己废掉,就别老待在家里。 好运从不降临在逼仄的环境中,只有走出去,人才能找到更多的出路。 作家梭罗,在《河上一周》一书中就分享过自己的真实经历。 22岁那年,他因为工作、生活各种不如意,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三个月。 这期间,他懒得见人,懒得看书,甚至连吃饭都懒得动弹。 久而久之,他越来越没力气,只能一天天躺在床上熬日头。 哥哥见这样不行,就强行拉着梭罗出门散散心。 他们开始自制木筏,沿着家乡的康科德河漂流…… 短短一周后,梭罗发现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打起了精神。 之后,他曾很感慨地说:人必须在路上重生! 生活中,很多人状态不好,根源就是压抑太久了。 常年不晒太阳不吹吹风,不是把自己关在格子间,就是一天天窝在家里。 外界的能量进不来,而自己本就不足的精气神也会很快被消耗光。 生活是讲究磁场的,能量是需要交换的。 足不出户,人自己就会把自己憋出内伤。 02、走出低谷,从改变环境开始。 这几年,“公园20分钟效应”火了。 很多人发现,不用花太多时间,也不必去很远的地方。 只要在公园待够20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作家蒋勋也曾呼吁:人一定要走出去才行。 他年轻时,因为太宅导致各种事都进展不顺,工作怎么做也不出成果。 有人就提醒他,你整天闭门造车,怎么会有感触呢? 蒋勋一听,很有道理,就拿出全部积蓄去旅行。 一路上,他饿过肚子,睡过火车站。 但世界的广阔令他大开眼界,跋山涉水的旅行,令他身心得到了锻炼。 一路上,他只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心里满满的都是好奇与期待,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许多。 如果你最近状态不太好,不妨也试试从改变环境开始: 1. 养成户外活动的习惯 你有没有发现。 一早一晚的公园里,全是锻炼身体的老人家。 爬单杠、撞大树、踢毽子、健身操……一个个忙地不亦乐乎。 不得不承认,规律性地户外锻炼,对提升精神大有裨益。 大自然是最好的能量场,一花一草都包含治愈的力量。 如果没时间没条件去旅游,楼下溜达溜达也是不错的选择。 2. 三公里city walk,感受人间烟火 看过一位网友的分享。 有段日子,他因为找不到工作一天天待在家里,心情很是低落。 一个大雪天的傍晚,他决定去附近找点吃的,竟发现外面很是热闹。 有叫卖红薯的商贩,有教育孩子的妈妈,还有吵架拌嘴的小情侣…… 看着看着,他不由得会心一笑:原来,生活这么有意思。 这天回去,他一扫心中阴霾,开始积极地找工作。 如果你很烦闷,不妨去附近走走。 去菜市买点食材自己烹饪,或是去喜爱的街边小店打卡。 感受人间烟火,重新投入生活。 3. 户外运动,让身体野起来 运动的好处,无需赘言。 但比起健身房撸铁和居家跳操,我更建议大家去户外运动。 去郊外爬山,沿小路跑步,去海边漫步,都可以。 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风吹过耳畔的惬意,观察四季一点点的变化。 运动叠加户外,在提升能量上往往有王炸的效果。 4. 走向旷野,去行万里路 网上有个热议:都说消费降级,可远游的人是一点也没见少。 一会是大学生特种兵式地美食串场,一会是喊着“人生是旷野”的雪山登顶。 其实这不矛盾,平时省吃俭用,再把攒下的钱花在刀刃上。 大家都明白,旅行对提升生活幸福感简直太有效了。 去全新的环境中体验,去陌生的地方磨练,生活就永远有新鲜感。 03、摆脱内耗,从走入人群开始。 很多人宅家,还有个原因,就是社恐。 但对于习惯性内耗的人来说,越是一个人在家越容易胡思乱想。 最好的办法,不是躲开而是融入,就是去人群中找回安全与归属感。 有这么几点建议,推荐给大家。 1. 主动起来,建立与人的“弱连接” 《破圈》一书中说:人与人之间的弱连接,往往能帮上大忙。 比如,你在朋友圈贴出合租信息,询问行业动态,打听学区医院。 总会有朋友给出一点建议,帮你打开思路。 别再对弱连接不屑一顾,否则生活就会进入信息茧房。 大胆地主动起来,见到邻居热情地打个招呼,和同事朋友聚聚餐见见面。 我们心中的困惑,说不定就在这个过程中被轻松地化解掉。 2. 深度工作,在合作中实现价值 很认可一句话: 上班最大的意义,不是那点工资,而是工作中有见人的机会。 一个方案,你得整合甲方与老板的意见;一个项目,你得和同事通力合作。 因为工作,我们能建立自己稳固的社交圈。 有人说,工作是内耗的一大根源,但这也恰恰证明,搞好工作就能破除内耗。 把对他人的抱怨、揣测、讨好,替换成沟通、合作、协商。把对人际关系的恐惧,转换成做事的动力。 在志同道合者的协助下实现个人价值,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事。 3. 多渠道表达自我,寻找同盟 我有个朋友,是典型的宅男,非常内向。 一天,我在一个写作社群中看见他。 感觉他和以前很不一样了,变得非常积极。 于是我和他私聊,才知道他的转变竟然是从“好好上网”开始。 他戒掉了网游、短视频,开始参加网上的社群活动,再慢慢地拓展到线下,一步步从网络走进现实。 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聚合与互动。 网络是虚拟的聚集体,但这种虚拟,也可以通往一个个现实的出口。 04、心理学家黄仕明曾说: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走出去回来,再走出去再回来的过程。” 走出家门,做一点事,见一些人,有了接触,有了回应,再带着这些体验回归自我。 家是休憩的港湾,外面是拼闯的舞台,我们要学会给生活“转场”。 从明天起,不妨给自己制定一个“出走计划”。 或许是早晚的楼下遛弯,或许是周末的户外徒步,也或许是约朋友们聚聚餐。 去享受旷野的气息,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拔节生长。 爱自己,就要让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 #知识科普接龙##新星闪光计划##能量提升##微博新知博主#
轩师处世之道
发布时间2025/09/06 02:00:00
393
3423
-
1.2w
黄仕明:身体出现这些迹象,说明你该放过自己了 #心理学 #原生家庭 #治愈 #焦虑 #讨好
黄仕明
发布时间2025/09/16 11:08:30
174
734
3168
5053
黄仕明:不要别人一说问题,你就想解决方案 #心理学 #治愈 #关系 #亲子 #高情商沟通
黄仕明
发布时间2025/08/30 11:03:00
102
598
1921
3214
黄仕明:心力不足?一个让你醍醐灌顶的洞见 #心理学 #认知 #心力 #思维格局 #治愈
黄仕明
发布时间2025/08/26 11:08:27
136
500
1453
3132
恢复能量最快的方式:断舍离
洞见
发布时间2025/08/29 12:20:53
26
-
-
3026
黄仕明声量热度报告
声量指数
677.5
作品数 · 
357
账号数 · 
165
互动量 · 
15.5w
平均互动 · 
435